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北京高考 > 正文

2020年北京高考政治试卷答案解析,北京高考政治答案【word版本】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28 05:42:13 

政治学科试题以“立德树人”为主线贯穿全卷,有机融入培育和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弘扬*精神等内容和要求,有利于帮助学生培育公民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了高考的育人功能。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选材具有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国内外重大热点以及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深度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国际理解等。试题对考生提出了探究创新、理性分析、公共参与等能力要求,渗透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努力发挥高考在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积极适应新时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立德树人,承担社会责任

试题紧紧抓住教育发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教育内容,落实到试题当中,实现“立德树人”的要求。试题以多样、鲜活的题材为载体,将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感渗透于整个试卷的谋篇布局之中,强化了试题的育人导向。

试题从多个角度揭示了*的丰富内涵。第24题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梦娃”系列公益广告为背景,引导学生感受、认同*。第28题用“跑步热”的素材,引导学生感悟奔跑中积极乐观、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第38题要求考生在深入探讨科技与人的辩证统一关系时,思索科技进步如何造福人类等问题。

试题从传统文化现代化、文物让“历史活起来”等角度,让学生体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人心灵的滋养作用,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的重要意义。第24题把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泥人张”传统工艺,与新兴大众传媒手段、现代三维动画技术相结合,将*的宣传用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达出来,是文化创新的生动体现。第25题通过文物这一“无言的百科全书”,将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智慧揭示出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试题彰显了法治建设在政治生活中的意义。第33题以行政机关负责人主动出庭应诉的真实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分析政府依法行政对于保障人民权利的重要意义。第34题以一张人大代表选举的选票为题面,引导学生正确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独立思考,鼓励思维创新

试题考查创新能力,以反映学科本质特征、具有学科特色的考查内容和形式,引导考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摆脱唯一答案的思维模式,鼓励新方法和新解答。如第38(3)题采用摘自不同书籍的关于“科技与人的关系”的三段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平台,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自主判断,深入思考相关问题。学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这一考查方式有利于学生摆脱唯一答案、统一标准的思维模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充分空间,突出对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考察。

三、贴近生活,引导社会实践

试题紧扣国际国内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引导考生拓宽观察生活世界的视野,思考身边的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探究其原因、解决方法和实践意义。在试题积极落实“社会大课堂”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实践育人”的导向,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升华对*、法治精神、公民政治参与等内容的认知、理解和运用。“梦娃”公益广告、文物保护、学生创客社团针对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拖延症”现象设计的手机应用软件、年轻人青睐的跑步健身方式、分享经济带来的生活变化、中法文化交流活动等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第39题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创性地采用调查报告的方式设计试题,增强了试题的现实感和时代感。该题既坚持了促进中学开展社会实践的导向,也提出了如何把学科思想方法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新要求。

四、开放综合,促进全面发展

试题力求在具体的、复杂的问题情境下,综合考查考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试题不局限于学科、模块的分置,既有对本学科内不同模块知识的综合考查,也有对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第38题聚焦“科技与人的关系”,从经济、政治、哲学多个维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对科学发展应有的态度。第26题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绘画艺术的相通性。第32题“文景之治”展现了中国古代治国理念与现代社会政策的比较。第31题的“国际贸易中的供求与价格变动”和第35题的“现代文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突出了学科的知识广度和思维力度,体现了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