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河南高考 > 正文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学时间入学指南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查询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5 06:46:23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河南省机器制造技工学校,创建于1954年12月。1956年更名为河南省工人技术学校,1960年更名为河南省工业技术师范学校,1961年更名为河南省技工教育师范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南职业技术教育学院。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新型高等职业院校,现在是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学院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海尔人才培养基地等。

学院位于省会郑州市,占地面积1240亩,建筑面积近50万?。各类在校生达1.9万余人。学院共有在职教职工761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近300人,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3名,省教学名师4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近200名技师和高级技师,还从行业企业聘请了200多名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作校内兼职教师。

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各类图书藏量120余万余册,各类金属切削机床、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和数控电火花机床等300余台,各种型号的实训小轿车、面包车和客车40多辆,有400亩园林花卉和占地100多亩的驾校实训基地。学院拥有机电实训中心和汽车维修实训中心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建成了与之配套的生产型车间,形成了前校后厂的格局,提供真实生产性的实训实习条件。另外还有餐旅实训中心、环艺实训中心、信息工程实训中心、工商管理实训中心、音乐学院实训中心和学院计算机中心等8个实训中心,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154个,大多数具有仿真或真实职业工程氛围。同时学院还与德国工商协会、海尔集团、许继集团、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开元旅业集团和广东三正集团等200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现设有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烹饪食品系、旅游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环境艺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音乐学院、附属技校等10个系(院、校)及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3个教学部。开设有47个专业和28个专业方向,其中有4个国家示范重点专业,7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课程建设整体水平较高,省级精品课程7门。

二、办学理念及定位

学院秉承“德厚技高、务实创新”的校训,树立了“诚信、勤俭、清正、奉献”的校风和“崇德、严谨、强技、爱生”的教风以及“尚德、勤学、重技、自强”的学风,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

学院坚持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和环境育人的“五育人”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坚持把行政工作围绕教学转,教学工作围绕就业转,就业工作围绕市场转的“三个围绕”的办学理念贯穿学院工作方方面面,确保“毕业生就业一个都不能少”;坚持把竞争上岗,淘汰末位,今天不敬业,明天就失业,今天不爱岗,明天就下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竞争理念贯穿各项管理的全过程。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工作为重心,以专业建设,以加强实训、实习教学为手段,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智能、技能,办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形成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校企合作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办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具有订单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和“讲?演?练?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学技双修、智技兼备的“双证书”高技能人才,做改革的先锋,管理的示范,发展的示范,引领河南省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就业工作

学院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机制和思路,建立院系两级就业服务机构,对各系就业工作进行量化评估;设立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郑东新区分市场,开办河南猎头职业介绍所,举办和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建立创业孵化园,联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等10所院校成立就业联盟,与郑州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等200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在引导学生到境外就业领域,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已经成功输送27名学生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就业,成为学院工作的一个亮点。1999年至2007年,学院连续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又被河南省人事厅和教育厅联合授予“河南省普通大中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中国青年报评为首届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继2010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一同首次被评为“2009年度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后,2011年学院又荣获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2012年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省政府给予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奖励资金。

四、技能大赛

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技能优势,使学院师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

近年来,学院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大赛,获国家级奖项40余次,省级奖项100余次。

在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南赛区决赛中,参赛学生包揽全部三个工种比赛的第一名,获得两个第二名,荣获学生组团体第一名,参赛教师获得数控铣床第一名。师生代表河南参加全国决赛,全部进入前40名,并获得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书,河南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学院被授予“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参赛学生获得加工中心个人第三名。在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南赛区选拔决赛中,学院囊括教师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三个工种的第一、二名。在全国决赛中,学院学生荣获个人第五、六名。在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参赛教师获得了两个项目的前两名和一个项目的第二名,参赛学生包揽了三个项目的前三名。在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参赛教师获得了一个项目的前两名和两个项目的第一、第二名,参赛学生包揽了三个项目的前三名。在全国决赛中,参赛教师分获两个项目的第一名和一个项目的第二名,参赛学生分获三个项目的第一名。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中,参赛学生荣获三个项目的第一名、第二名,教师学生合组项目中获得第一名。在全国决赛中,参赛教师获一个项目的第三名,参赛学生分获三个项目的第三名、第八名、第十四名。

在2008年全国高职技能大赛河南选拔赛中,我院参赛选手获得数控和自动线安装两个项目的一等奖和机器人、模具两个项目的二等奖,决赛中有两个项目分获二、三等奖。在2009年全国高职技能大赛河南选拔赛中,我院参赛选手囊括四个项目的第一名,决赛中有两个项目获三等奖。在2010年全国高职技能大赛河南选拔赛中,我院参赛选手分获六个项目的一等奖和一个项目的二等奖,决赛中有四个项目分获二等奖。在2011年全国高职技能大赛河南选拔赛中,我院参赛选手分获三个项目的一等奖,决赛中有一个项目获二等奖,两个项目分获三等奖。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省选拔赛”中,参赛学生获得十三个项目的一等奖,三个项目的二等奖;全国决赛中,二个项目获得一等奖,三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四个项目获得三等奖。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省选拔赛”中,参赛学生获得十个项目的一等奖,八个项目的二等奖,二个项目的三等奖。

目前,在河南高职高专院校中,我院在各类技能大赛上获奖数量最多、规格最高。通过参加技能大赛,集中检验和展示学院人才培养成果,提升学院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技能培训、鉴定与社会服务

学院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牢固树立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服务的观念,积极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加大培训和社会服务工作力度,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学院先后被济南军区、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办确定为“士官考试基地”、“河南省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河南省贫困县农民工技能培训定点单位”和“河南省扶贫开发‘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培训基地”。

目前学院拥有中、高级技术资格的考评员180人,能够承担40个工种的初、中、高级工的技能鉴定工作。除了满足本院学生技能鉴定的需要,还向其他职业院校、工矿企业及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近三年共开展各类技能鉴定11211人次,其中高级工以上占15%,有6700人次通过我院鉴定所报名参加了营销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工种(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全国统一考试。

近年来,学院围绕地方产业升级和民生工程,为高质量就业服务、为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服务、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为招商引资服务,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培训鉴定服务,如举办了全省技校校长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艾滋病村技能培训、河南省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扶贫培训、失地农民培训、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等,为中原崛起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学院还积极参与援疆支教项目,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和中部地区16所职业院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六、社会声誉

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绩显著,在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先后被评为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学院和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高职高专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和《大河报》等10余家新闻单位,先后对学院进行了宣传报道,其办学成就多次受到省领导的赞誉。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将进一步聚精会神抓内涵,改革创新谋发展,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