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天津高考 > 正文

河北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什么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快递查询收到时间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0 15:22:33 

河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河北省属骨干大学,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学校坐落在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市,分为北辰校区和丁字沽校区,并在河北省廊坊市设有分校。校园占地面积3000亩,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具有先进的教学、科研条件,学习生活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是青年学子求知成材的理想学府。

学校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始建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曾先后定名“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河北工学院”。学校历经沧桑,于1995年由河北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特别是通过河北省“双重工程”建设和国家“九五”、“十五”两期“211工程”建设,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学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现设有1个分校、13个学院、3个教学管理学院和3个教学部(中心)。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强势特色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59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6个硕士点及1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7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并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授予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高考知识网到1130人,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人员677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81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635人。现有博士生导师94人,硕士生导师46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燕赵学者以及政府津贴获得者等省部级以上专家51人。学校有4名教师评为省级教学名师。

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对外开放办学取得新进展。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达到20500余人,其中研究生3200余人,本科生10700余人,并开办成人高等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学校先后与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其中,经省政府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与法国高等计算机学院签订的本、硕连读项目,是河北省第一个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年来,学校受空军、总后勤部、济南军区等单位委托招收国防生,为部队培养专门技术人才。

学校教学科研条件先进完备。学校现有各类实验室(中心)86个,多媒体教室123间,语音室34间,公共教学计算机2696台,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212件,学校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已达2.1亿元,图书文献资料154.4万册,并实现了文献信息管理及服务的计算机网络化和各校区的网络互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现有1个省部(河北省、科技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础研究基地)。2005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大学科技园已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通过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近五年来,学校学生共获全国和省市各种竞赛的奖励282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中,共获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有2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九五”、“十五”期间,学校两次获国家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历来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先后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143项,学术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数一直在全国高校百名之内,获授权专利数量位居京、津、冀高校前列。学校“工学并举,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传统与特色得到弘扬,现有校外产学研基地73个,并与唐钢、保定天威集团等20个省内大型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通过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河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学校被评为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创造单位之一。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校园环境优美典雅,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天津市绿化先进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历经沧桑而不衰,如今又焕发了新的青春。学校在百年办学历史中形成的“追求真理、热爱祖国,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脚踏实地、知行统一,俭朴耐劳、艰苦奋斗,团结和谐、和衷共济,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潜移默化、熏陶、支撑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工大人,去奋斗、去拼搏、去创新。这种工大精神,正激励着全校师生为建成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再创新的辉煌。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