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江苏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徐州工程学院录取分数线_历年文科理科分数线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5 20:12:08 

徐州工程学院是2002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始建于1983年的彭城职业大学和始建于1985年的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6月,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6月,始建于1959年的徐州教育学院整建制并入。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持“立足徐州、面向苏北、服务江苏”的服务定位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所主干专业学科对应地方支柱产业,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地方高校。目前,学校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被授予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

年份最高分平均分省控线线差录取批次
201534632231012二批
2012354--312--二批
2011352--320--二批

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1990.5亩,校舍面积57.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7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1.50亿元,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1376人。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大力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学校现有教职工1271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88人、副高职称303人;具有博士学位119人、硕士学位606人;有1人被遴选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被评为二级教授;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8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0人,徐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63人。

学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实推进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现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办学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类);获批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教材16部,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3项;拥有3个省级一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加强产教融合,努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科学研究和平台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09年以来,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99项、横向课题381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37项。学校现拥有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校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1项成果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学校秉承“格物致知,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三年,我校学生共获得国际竞赛奖项12项,国家级竞赛奖项477项,省部级竞赛奖项471项,其中包括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亚军等高级别奖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1项。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能力强”的特点受到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校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近年来,学校先后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1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举办合作办学项目10个,联合培养学生1470人。着力推进“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工程”,派出教师和管理干部393人次到境外培训、访学和攻读学位;留学生工作、中外合作科研和汉语国际推广不断取得新成效。学校是“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资助高校;有3位外籍教师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教育部简报2012年第212期以《徐州工程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着力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为题,报道了我校师资国际化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努力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工作。举办了两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相关建设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

展望未来,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本科院校。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