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重走抗战路走进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6 05:04:29 

据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资料图片)

斑驳苍旧的弹孔、阵容严整的壮士姓名墙、栩栩如生的战士雕像,共同叙说着淞沪抗战的英雄故事……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8月13日上午,记者走进了这天开馆的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纪念馆外,来自上海闸北区市北中学的74名师生唱起雄壮的《歌八百壮士》,他们身后墙壁上星星点点的弹孔,把参观的市民带回了当初鏖战的场景。

四行仓库位于苏州河北岸,为一幢六层的钢筋混凝土大厦,是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为4家银行共同出资建设的仓库,所以称为“四行”。

78年前的1937年,8月13日,日寇大举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激战3个多月,伤亡巨大。10月26日,为掩护大部队西撤,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谢晋元中校率领“八百壮士”,据守四行仓库4昼夜,以阵亡9人、伤20多人的代价,击退日寇数十次进攻,毙敌200多人,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信心。

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特别值得一书的,还有一件事。只有14岁的童子军杨惠敏,在目睹了中国守军与日军的浴血奋战后发现,四行仓库四面被重叠的日军旗帜包围着。她想,假如在四行仓库顶上插上一面中国的国旗,那该是多么地鼓舞人心,更可以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不可侵犯。于是,10月28日晚,趁夜色深浓之时,杨惠敏在内衣上包裹着一面大大的国旗,穿上童子军制服,静静地往四行仓库爬去。

半路上忽然枪炮声大作,她以为是敌人发现了她,于是急忙趴在地上,稍后仔细一看,原来是日军在向四行仓库进行夜间攻击。过了一会儿,炮火声慢慢地停了下来,于是,她又开始爬行,终于爬到了四行仓库东侧的楼下。当接过杨惠敏递上来的这面被汗水浸透了的国旗,谢晋元与四行仓库内的勇士们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29日拂晓,曙色微明之中,四行仓库的顶楼平台上,站着二十来人,庄重地举手向缓缓上升的国旗敬礼。

这一天,苏州河南岸数不清的人群忽然看见了四行仓库平台上升起了一面中国国旗,在四周日军的“太阳旗”包围中猎猎飘扬,人们纷纷脱帽、挥手致意,自发高呼着:“中华民族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晋元带领中国军的勇士们,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攻击,直至到11月1日,谢晋元接到撤退命令后,才率部退过苏州河。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争中的最后一仗,也是打出了中国军人壮烈、英勇和奇迹的一仗。

经过淞沪抗战的洗礼,四行仓库伤痕累累,“弹孔密布于墙”。纪念馆保留呈现了日军炮击形成的8个主要炮弹孔和430多个枪眼弹点。设计人员通过查找老照片和工部局历史档案,定位炮弹洞口位置,逐层剥除墙体之外的粉刷层,通过6种方式修复弹孔。

当时谢晋元所率部队只有400多人,为了扩大声势说有800人,被称为“八百壮士”,纪念馆二楼展区设有八百壮士英名墙。该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广泛搜索比对各种书籍,并探访上海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台湾国史馆等,工作人员整理出了323名“八百壮士”的姓名、职务和军衔,并镌刻在英名墙上。

“让八百壮士的英勇传奇在这里永留。”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里充分体现了战争遗址特色: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英名永存、尾厅六部分,运用实物、雕塑、现代科技等手段再现当年战斗场景,注重体验功能和教育意义;并以中国传统的“家书”为线索,在不同展厅分别设置遗书明志、共写遗书、投书寄语三个场景。

谢晋元之子谢继民表示,八百壮士为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四行仓库是一个很好的纪念抗日战争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民众和青少年可以在这里重温当年历史,记住革命先烈的贡献,为民族振兴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上海娄山中学初二(8)班学生王梦涵说:“我们在初一的历史课本上学到八百壮士的故事。今天我参观了四行仓库纪念馆,看到当年的各种珍贵史料,还有生动的雕像,对英雄们更加崇敬。”

八百壮士和四行仓库所承载的不屈精神,正成为上海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上海市闸北区市北中学党总支副书记蔡岚静告诉记者:“合唱《歌八百壮士》、参观四行仓库的过程,对师生是一次透入心底的爱国主义教育。9月开学之际,学校还将带领高一、高二学生参观四行仓库,从中汲取抗战的精神财富。”(记者董少校通讯员荀澄敏)

【抗战记忆】淞沪会战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为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于1937年8月13日向上海发动全线进攻,中国军民奋勇反抗,淞沪会战开始。战役持续了3个月,直至16月12日上海市区沦陷为止。淞沪会战是中国全国抗战开始以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性战役。日军投入总兵力约30万人,中国军队总兵力约70余万人。中国军队爱国官兵同仇敌忾,以劣势装备同优势装备的敌人殊死搏斗,以伤亡约25万人的巨大代价,毙伤日军4万余人,坚守上海达3个月。这次会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也为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赢得了时间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