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弟子规》入教材有争议 如何让国学经典亲近现代儿童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8 10:06:42 

近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强势“霸屏”,它唤起了家长及教育从业者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那么,哪些是可以选入教材的经典读本?何种教学方式教授传统文化经典更易被孩子接受?现有的师资水平、课程体系、评价机制是否满足需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部分小学一探究竟。

教材

《弟子规》入教材有争议

据了解,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此前,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了通用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包含《弟子规》《论语》等17种标准教材。

《弟子规》应不应该进入小学教材,多年来一直争论不断。首都师范大学幼教国培专家、学前教育兼职教授王立华认为:《弟子规》等读本与儿童生活相距甚远,也不合符现代文明规范,难以引起儿童兴趣。

实践中,部分学校已注意到了“争议”部分,“由于古代圣贤往往站在统治者的立场说话,难免有封建礼教的思想及与现代文明冲突的观点,望家长及小读者加以分辨,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在《国学小书院》系列图书前沿,编者就开宗明义地提醒家长。

这套包含了《弟子规》、《论语》等在内的系列图书在丰台区不少小学被采用,除了国学小书院系列之外,一些学校还会使用北师大出版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按年级涵盖了古诗、论语等不同内容。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学校的老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对学习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内容。

同时,也有学校根据学生特点自编教材,如丰台五小就在学校自编的《小海燕悦读档案》中纳入了国学经典的相关内容。

王立华表示,应根据不同学龄选择不同读本。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学习《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小学高年级可以接触《诗经》、《论语》部分经典语段。总的来说,幼儿和小学阶段的教育以兴趣为主导,不要让他反感。

形式

校园铃声“背诵”唐诗宋词

近日,记者走访芳城园小学,发现课间铃声被替代成了古诗词,这些铃声均来自于老师和学生的创作。

芳城园小学科研主任赵雅臣告诉记者,“学校会给孩子推荐60首古诗,涵盖不同主题,每个主题下有6首古诗。当学生们听见自己录制的古诗出现在广播里,可有成就感了”,通过这个妙招,孩子们诵读的热情一下被激发了起来。为了营造诵读古诗词的氛围,学校还特意在楼道里辟出了“铃韵”专栏。

记者了解到,在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中,很多学校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开设国学课、让孩子背诵国学经典这一层面,而是更多地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各个学科融入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教育。不少学校在跨学科的资源整合和课程设置中,也都用足了心思。

芳城园小学则将国学经典内容融入到中草药校本课程中,让不同年级段的孩子通过猜谜语、吟诗文、知典故,辅以参加植物园等社会实践活动,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方法

衣食住行串起经史子集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学校引进了多种方式,以减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枯燥感。

在灯市口小学阅读老师曹辉的课上,她尝试将大部头的经典“打散”提供给学生,并确立主题,让学生边读边发现,边读边讨论。曹辉还自编了一部教材??《从“小”学文化》,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里选取主题,再将围绕主题的历史、文学、科技、艺术、中医、民间风俗等传统文化常识贯穿其中。

曹辉告诉记者,书中一篇《从剪头发说起》的文章,从“二月二,龙抬头”谈到“理发去旧”的风俗,联系到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以及有关头发礼仪、描述头发的诗句等,以点带面多维度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和有关常识。

在丰台五小五年级班主任、语文老师裴仲哲眼里,除了端午等传统节日,平日里的大雨、雾霾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时机。“有天下暴雨,学生们走到楼下,说‘哇,好大的雨’,就没词了,我随口吟出一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在那样的情境下,学生就记住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跨学科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师资培养上,芳城园小学校长刘爱华的经验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共读,并完成自选性学习要求:每学期读书不少于两本,同时记录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学校案例

剪纸悟国学

采访时间:3月1日代表学校:新发地小学

当剪纸遇上国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新发地小学,从耳熟能详的《静夜思》、《赠汪伦》到经典故事《潘岳孝母》等都成为学生创作剪纸作品的灵感来源,在把这些诗句、故事变为纸上图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切的感悟。

“孩子们非常喜欢剪纸,愿意用剪纸表现生活、抒发情感。”新发地小学校长徐学敏说,剪纸一直是新发地小学的特色教学内容,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作为教学内容被引入美术课堂教学,2000年又被列为校本课程,现已成为学校特色课程,也是北京市、丰台区的精品课程。从2009年开始,学校就将剪纸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开展“剪纸炫经典,潜心悟国学”的主题教育活动。

徐学敏说,“剪纸教学中,j将每一个教学点汇集成对学生心智培养、人文关注的教育体系。”她介绍,完成一幅作品需经历四个阶段。首先,老师带领学生们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意境,熟悉国学经典故事;然后,学生整体设计国学经典中涉及的人物、景物等纹样,再用剪纸表达。在学生自主创作过程中可以选择个人创作或小组合作、班级创作、学校创作等集体创作形式。最后,学生们一同展示成果,畅谈创作体会。

整个教学也需各科老师也会互相配合,实习跨学科合作。如针对独生子女自我意向强的问题,班主任先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孔融让梨》,之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创作剪纸作品,可能在剪纸过程中,同桌一个主动让刻刀的小细节就能让孩子对谦让的传统美德有所感悟。

-观点碰撞

Q如何选择适合的传统文化经典读本?

在小学阶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对孩子识字和感受文字的韵味是有帮助的,但对于经典中一些涉及传统价值观的部分需慎重。初中及以上孩子则可以直接读《弟子规》等原本,学会辩驳、思考即可。同时,学习传统文化不一定局限于将国学经典变成教材,如今的语文教材中已有很多国学经典内容的渗透,老师把课本讲好,也能让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亲近感,了解古人如何为人处世。??何杰(北师大二附中语文教师)

在选择经典读本时,首先要确保内容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同时考虑年龄、心理等特点。当读本中出现与现代价值观不符的内容时,家长、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批判地阅读。

目前,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少专业指导和统一的规范。在课程设计上,中小学教育专家、课程专家、国学教育者、一线教师可一同研发编撰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教材,学校也可自行研发适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王立华(首师大幼教国培专家、学前教育兼职教授)

Q吟诵是学习经典的好方式吗?

对于国学经典,我认为让学生在朗诵中领会中文四声、韵律之美即可,没有必要非得穿上汉服摇头晃脑地吟诵。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只学“形”而忘了“神”。

不管是背诵国学经典,还是学习书法、古琴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形”,最重要的还是引导孩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正向的能量,学习古人的君子之风、家国天下的情怀、为人处世的规范等。??何杰

诵读是不错的教学方式,但不是唯一学习经典的方式。在传统经典读本教学中,可借助戏剧、国画、话剧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在进行诗词教学时,可以与画结合。中国诗词有韵律、有画面感,课程设计者可以将诗词做成三维水墨动画,配以吟诵演唱,等孩子直观理解后,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来,再去进行记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王立华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