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小学教育 > 正文

2018成都小升初招生政策 面谈成录取大趋势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5 16:28:23 

成都市20所学校到“长三角”考察民办学校“小升初录取方式”,“面谈”成录取的大趋势

3月21日,华西都市报“2015小升初巡讲”第三场活动举行,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西川中学等9所学校的校领导与家长们见面。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今年成都市民办学校的初中招生办法。

据了解,目前成都招生方式还未公布。但上周,成都市20所民办学校的负责人前往南京、上海与杭州考察当地民办学校小升初的录取方式。在“长三角”的学校,多采取一种叫做“面谈”的选拔方式。

背景

2017年民办学校完全禁止小升初“摸笔”

去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四川省转发并表示将禁止初中提前从小学招收选拔学生,变相抢夺生源,到2017年杜绝民办学校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一年过去,成都已经在开始探索、落地此项规定。上周,成都市教育部门带领20所民办学校校级领导到“长三角”的3个城市做了考察。上海、南京与杭州,最早的在4年前就将小升初录取由笔试转为了面试。一位考察团成员告诉记者,在当地更多的称呼这种录取方式为“面谈”,百分之百实现了:一不能摸笔,二不能有试卷。

那么,今年成都市会不会使用这种本地从未实施过的方式?新的政策最快会在下周公布,但不论如何,“面试”或“面谈”必定会成为未来民办学校初中录取的大趋势。

借鉴

杭州学校:两轮面谈家长参与

成都前往南京、杭州与上海考察的团队,一天要走访当地两所学校。在杭州公益学校,被学生们称呼为“阿潘”的校长给成都教师团做了交流。他们的“小升初”录取选拔过程一共有三轮:第一轮遴选纸质资料;第二轮进入第一次考官见面,由教师考核学生的“语数外学习能力”面谈;考官们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后,进入第三轮校长面谈。

校长面谈,还邀请了家长参与。一位老师说,这个工作量很大,一位老师面试一位学生,好像5分钟已足够,但对于有才的学生与家长,完全不够时间展示。

杭州绿城学校等民办学校处,有时候一次面试会持续15-20分钟。面对一个年级的400多个招生名额,校长与考官都感叹:“我们从‘面谈’聊到了‘面瘫’。”

上海学校:部分摇号部分面谈

上海的部分民办学校,是在公办学校校址上改扩建的,由于国家投资了校园硬件,因此有的采取部分摇号、部分面试,比例为“二八开、四六开”等等。受访学校很少谈到过去成都学子家长都关心的奥数问题,而是非常看重综合素质,“他们表示,刚开始采用这种方式也有疑虑,但现在能够通过面谈,让学生与家长也更了解学校,而学校也能选到更适合的学生。”

据了解,上海2013年的初中新生人数为14万人,“小升初”的录取比例大约为10:1。为避免家长盲目择校,市教委统一了民办初中的面谈时间。而很多学校也出招帮学生克服紧张情绪,在面谈活动中设置游戏环节,如拼七巧板、团队心理活动游戏等,以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有的学校在师生面对面交流环节,学生可以展示各自的才艺和特长。

延伸阅读

学生“面谈”前准备

有学校负责人告诉家长,如果采用免试录取,那可能学生在进校时就有老师或摄像头在对其进行观察了。请注意仪容仪表,礼貌举止,甚至是捡起地上的纸屑与否都可能成为录取与否的参考标准。华西都市报记者特别采访了10多位民办学校负责人,整理出部分“面谈”技巧。基础材料1、综合素质测评书2、建议一份自荐报告或自我介绍3、日常成绩单(可附)纸质材料1:证书类A、奥赛、华赛、希望杯证书B、艺术、科学类证书C、市三好、区三好、校三好2:平时成绩类A、课本考官将观察学生平日的记录习惯、学习习惯。B、作业本、试卷考官将关注作业字迹、改错态度等。3、创作成果类A、书法、绘画作品B、创造小发明,如机器人之类C、喜爱的书籍或精品读后感等。最后冲刺1、周末,照一套合适的寸照,以及几张“春意盎然”的生活照。2、请整理5、6年级的上述重要资料。复印并装订多份3、对着镜子练习自我介绍。4、家人、朋友当考官,模拟面试现场。5、每天都说一句我能行!平稳心态,沉着迎考。

探索

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沿海“小升初”媒体、专家、家长共监督

从“明考”到“暗战”,不用笔试的成绩分数作为录取与淘汰的分水岭,公正与公平必然成为关注的焦点。成都一位老师认为,面谈的公平性涉及到两点:第一,即人为的公平,是否有“关系户”;第二,是不同评委认识之间的公平,“同样的学生在不同老师眼中,是不一样的”。两个问题都不好监控与解决。

部分学校引入了监督机制,媒体、专家与家长的共同监督,有的学校实行了实时的直播与录像。但家长们认为实施起来同样会有被异化的担心:一方面担心面试异化为证书、特长、荣誉比拼,相反只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担心比较灵活的面试容易被权钱腐化,难以抵挡“条子、票子、关系”的侵袭。

成外实外万人报名,挨个面试怎么办?

杭州学校录400人面试人员已“面瘫”

“免试招生”的改革方向,毫无疑问是契合国家教育改革整体方向的。它有助于把成千上万的孩子从沉重的应试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释放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免试之后如何招生呢?倘若全部采用诸如“摇号”这类随机方式,或许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家长的公平诉求,但无疑不利于教育水平和效率的整体进步,“面谈”成为更多城市折中的办法。

成都一位民办学校校长感叹,每年的小升初考试“大户”,成外与实外连续多年报名都在万人左右,一个学生即便用5分钟,也要800多个小时。杭州学校录取400人都已很辛苦,成都学校何以在几天之内就能选择到心仪的彼此?实际操作非常艰难。

“即便今年不推行面试,明后年都需做。到底如何做?我们也正焦头烂额。”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

奥赛、三好证书,更具价值?

奥赛只是砝码之一重点考核综合素质

上周末与这周末,华赛、希望杯正在相继举行,参赛人数不少。过去每一年家长们关注笔试是否有奥数题,近几年也在民办小升初测试中比例减少、最后被禁止。

“学校喜欢看奥数证书?如果不考试,那岂不是它们的含金量更高?”一位家长向参与华西小升初巡讲的校长提问。“数学竞赛的成绩仍然是为学习数学学有余力的同学们准备的一个升学砝码,但它绝对不是唯一标准了。艺术成绩、发明特长、学习习惯、受挫能力、生活态度都可能成为未来民办学校录取参看的标准。”实外西区的吴国林副校长回答。

往年,不少学生会提前准备一些报名材料,比如“综合素质测评书”、自荐报告或者自我介绍。

吴校长建议,除了这些纸质的物件,考生还需要注意仪容仪表,展示体育、艺术、计算机等各种特长。西川中学校长助理朱智彬告诉家长,学生们可准备好5、6年级的获奖证书,“比如你小学六年都得到校级三好,含金量也许敌得过一个区三好。”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