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4-03-27 00:10:58
白银历史上名人有张济、张绣、王进宝、郭虾蟆、赵率教等,白银因矿设企、因企设市,是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现辖白银、平川两区和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区域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3万人。以下是具体介绍。
张济
张济(?—公元196年),凉州武威郡袓厉县(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初为董卓部将,骁勇善战。董卓被杀后,联合李傕攻破长安,出任羽林中郎将。初平三年(192年),升任镇东将军,册封平阳侯,屯兵于弘农。张济提议天子往东迁,天子亦欲回洛阳,令众人护送,汉献帝以张济为骠骑将军,开府如三公,张济因与杨奉、董承不合,再度与郭汜、李傕联合欲劫回天子,大败杨定等,但天子成功逃出,为张杨迎接。建安元年(196年),张济自关中引兵入荆州界,至南阳,因军中缺粮,于是出兵到荆州牧刘表处掠夺,攻打南阳郡的穰城,中流矢而死。他死后,其侄张绣接管了部队,与刘表联合,屯于宛城。
张绣
张绣(? —公元207年),武威郡祖厉县(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也。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曹魏时期,与段煨、贾诩、明元郭氏皇后是同乡,也是凉州豪族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早时任县吏,因击杀麹胜,受到郡内百姓称称赞。于是招集郡内少年,成了祖厉一带的豪杰人物。之后,张绣随张济征伐,凭军功升为建忠将军,封宣威侯。张济死后,张绣接替张济统兵,与刘表合兵一处。曹操南征时,张绣向曹操投降,但得知曹操对他家人的侮辱后,便再次反叛 。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将军。曹操派曹洪、夏侯惇等人率军征讨张济,但张济凭借地形优势,顽强抵抗。此时,张绣再次投降曹操,张绣在官渡之战中,因功被升为破羌将军。207年,张绣在随曹操出征柳城途中去世 ,被谥为定侯。
王进宝
王进宝(公元1626年-公元1685年)字显吾,甘肃靖远人,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王进宝早年隶属甘肃总兵张勇麾下,随张勇转战湖广、云贵,升任经略右标中营游击。康熙二年(1663年),王进宝改任甘肃提标左营游击,后由参将、副将,累升至西宁副总兵。康熙十四年(1675年),王进宝被任命为四川提督,负责平定川西地区的土司叛乱。康熙十六年(1677年),王进宝被任命为四川总兵,负责平定云南、贵州地区的土司叛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王进宝收复庆阳。康熙二十年(1681年),王进宝被任命为陕西总兵,负责平定陕西地区的土司叛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王进宝被任命为甘肃巡抚 。康熙皇帝对王进宝一生最高的评价是“忠勇”二字,在御制碑文中说“非忠无以立节,非勇无以图功”。匾额上是“忠勇自矢”四个字,是说王进宝的忠诚和英勇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
郭虾蟆
郭虾蟆(公元1192年—公元1236年),又名郭斌,是金朝名将,会州(今中国甘肃会宁)人。他家世代为保护家园的射手,因此他和兄禄大都以善射而应募从军,他以善射而闻名于世。兴定初年,禄大因军功卓著,被遥授同知平凉府兼会州刺史,进官一阶,赐姓颜盏,镇守会州,虾蟆随兄在军中。后屡立战功,得到金哀宗的重用。金亡后三年,郭虾蟆仍旧困守孤城,战到了最后一刻,自焚而死,时年45岁 。郭虾蟆是金国最后一座城池的守卫者。当地人感念郭虾蟆尽忠,为他立祠祭奠,今日靖远城隍庙故址即是该祠旧址,庙中城隍便是郭虾蟆,其事迹逐渐被当地人民神化,会州城遗址也因此被称为“郭虾蟆城”。据《重纂靖远卫志》载:“郭虾蟆墓在城西南二里许的小坪山顶,后人耕地时挖得石碑一通,记载郭虾蟆的生平事迹,惜不存。”
赵率教
赵率教(公元1569年—公元1629年),字希龙,号明善,陕西省靖虏卫(今白银市靖远县)人,明朝将领。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武进士,历任总兵、左都督、平辽将军。任甘州(今甘肃张掖)都司,为袁崇焕爱将。宁远之战后,赵率教赴锦州经营关宁锦防线北段,并在宁锦之战中坚守锦州,击退后金的进攻,受到朝廷嘉奖。崇祯二年(1629年)率兵增援大安口,到达三屯营时,总兵朱国彦竟紧闭城门,率教无奈,纵马向西,十一月三日至遵化,十一月初四日,在遵化(今属河北)与后金贝勒阿济格的大军激战,被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包围歼灭,率教中流矢坠马,力战殉国,全军覆灭。崇祯皇帝朱由检追赠他为太子太师。《明史.赵率教传》评价说:“率教为将廉勇,待士有恩,勤身奉公,劳而不懈。”有《复辽私议》、《平辽奏稿》、《挥尘兵法》、《投戈随笔》等著作。
明朝洪武年间,白银开采兴盛,官方在此设立采炼机构“白银厂”,有“日出斗金”“积销金城”之说,白银缘此而得名。 历代白银历史悠久。已经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16处之多。说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白银市的历史传承包括彩陶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红色文化三大历史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有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古建制文化、古城文化,以及企业精神与文化等。
建制沿革
白银是河西走廊的门户,自古以来是异域与中原民族碰撞交融的前沿地带。夏、商、西周时期为羌戎所居,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月氏、匈奴占据。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沿河筑城44座,部分位于白银境内。汉朝设有鹯阴、祖厉、媪围3县,为境内建县之始。三国时隶属曹魏之武威郡。南北朝时,为鲜卑等族所居,西魏始设会州。隋朝统一后,设置了会宁防,后又相继改为会宁镇、会宁郡,辖凉川县、乌兰县。唐高祖武德年间,改会宁郡为西会州,改凉川县为会宁县;贞观年间,会州“以足食故,更名粟州”,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记载。唐朝中后期,为吐蕃、西夏攻占。宋神宗元丰年间,再置会州,辖敷文县。之后,又为金统辖,设会州,辖西宁县、保川县。元朝时,属甘肃行省永昌路辖。明初先后设靖虏卫、会宁县,黄河以西为蒙古部落所居,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归于明朝版图。清初设靖远、会宁二县,属巩昌府辖,并设有两个分县,即皋兰县红水分县、海城县打拉池分县。民国时期,撤销打拉池分县,改红水分县为景泰县,境内设会宁、靖远、景泰3县。新中国成立后,会宁、靖远属定西地区管辖,景泰属武威地区管辖。随着有色金属资源的大规模开发,1956年,白银成立县级市,下辖第一至第六6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升格为地级市,辖皋兰县、景泰县、靖远县、白银市郊区。1963年撤销白银市,靖远县划归原定西地区,景泰县仍隶武威地区,白银区、皋兰县隶属兰州市。1985年恢复建市,辖会宁、靖远、景泰3县和白银、平川2区。
早期开发
白银开发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现已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汉族和羌人、匈奴、鲜卑、党项、吐蕃、蒙古等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白银人民开发利用黄河的历史有2000多年。汉代开始引泉灌溉;明代随着电兵垦田规模不断扩大,正统、万历时期先后建成了源盛渠(今靖乐渠)、永固渠、永兴渠(今靖丰渠)、中和渠(今复兴渠)、沣泰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沿岸河滩地,在此基础上,引进天车提水灌溉黄河一级阶地;清朝至民国时期,在恢复改建扩建明代一批水利工程的同时,新建了恒丰渠、民生渠、清廉渠、仁和渠(今发源渠)、柳林渠(今五佛黄渠),天车提灌面积达到1万亩左右。这些引水渠道经世代维修、改建扩建,至今仍在造福白银。黄河水运源远流长,清代非常兴旺,据《甘肃省志・航运志》记载,“清康熙、乾隆年间,靖远为当地丝绸之路北线之往来要冲,商业繁盛,宁夏中心一带运粮帆船藉风吹之力,可逆流而上直抵靖远县城及峡(大峡)一带。据言时帆蒿往来,盛极一时。”
区内采矿业和制陶业兴起较早。有色金属采矿业缘起于汉代,兴盛于明代,明朝洪武年间,官方在距市区10多公里处折腰山、火焰山、铜厂沟专设办矿机构“白银厂”。《兰州府志》和《皋兰县志》记载“松山之南、矿炉二十座”,“矿工三、四千人”,“日出斗金、和销金城”,白银缘此得名。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平川区境内就开始烧制陶瓷,西汉州城夹砂黑粗陶排水管、老庄汉墓陶灶,说明手制陶工艺达到了较高水平,特别是颤州城排水陶筒接口吻合度好。唐宋以后,陶瓷业有了进步发展。北掌山下红土洼陶窑遗迹,至迟建于宋代,从遗存的碗碟看工艺有较大进步。明代以后,实施移民电边政策,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陶瓷业。距红土洼以西3公里的地方,地面开阔,泉水旺盛,邻近宝积山煤矿,由于煤炭和陶士资源丰富,大批陶窑开始兴建,时称磁窑。清代以后,磁窑逐步形成了以陶瓷为中心,兼营煤炭、白灰、石灰等日用品及建筑材料的综合集镇,四川、陕西等18省的人来此谋生,有旱码头之称。采煤业从宋代开始从未间断。
丝绸古道
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中西方的陆路交通线,分东、中、西三段。东段由汉代长安(今西安市西北郊)至敦煌郡玉门关(今敦煌市西北大方盘城)、阳关(今敦煌市西南小方盘城),中段由玉门关、阳关西至葱岭(今帕米尔),西段由中亚、西亚至欧洲。丝绸之路东段有北线、南线、中线3条主线,其中北线和中线由南向北、东进西出过境白银,总长度约500公里。
丝绸之路北线为汉唐长安去西域路程最短的交通线,由西安→平凉固原(汉安定郡、唐原州)→海原一靖远(唐会州)→靖远北城滩(唐会宁关)→景泰五佛寺黄河渡口(唐乌兰关)→景泰(唐新泉军)入河西。《汉书武帝本纪》称:“元鼎五年冬十月,行辛雍,祠五时。遂瑜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汉武帝西巡路线与丝绸之路北线基本吻合。唐代丝绸之路北线,由西安经原州,西过陇山石门关至会州;北行70多里至会宁关,渡黄河,黄河对岸即“乌兰关”。敦煌石窟发现的唐代文书写卷《水部式》记:“会宁关有船伍拾,使宜令所管差强了官检校,著兵防守,勿令北岸停泊”。由此西去数十里为唐新泉军之所,电兵7000人,正是为了保障北线交通与黄河渡口的安全。唐代会州是西北交通枢纽。由于丝绸之路北线经过汉代的萧关(今固原东南),故又称“萧关道”唐代萧关已经移到固原北境,不在途中,改以会州黄河渡口的二关,称“乌兰关路”或“会宁关路”。沿线历代所筑王将军堡、打拉池城、毛河洛堡、柳州城、鹯阴城、陡城堡、迭烈逊堡、水泉堡、三角城、北城滩城、哈思吉堡、索堡、媪围城、芦塘城、永泰城、老虎城宽沟城等城堡;鹯阴渡、北城滩渡口会宁关、乌兰关、小口子渡口、索桥古渡等津渡,遗址犹存,有的津渡还在使用。
丝绸之路中线开辟时间稍晚,由西安→平凉一隆徳一静宁→会宁→定西→榆中→兰州→永登→乌鞘岭入河西。中线的东段到北宋以后,又开辟了由平凉翻越六盘山至隆德、静宁、会宁,经定西至兰州的新线路,与今天的国道312线走向基本一致;北宋元丰四年,李宪发兵破西夏,取兰(州)会(州),始筑定西城、安西城、平西寨,有了安全保障,中线最终开辟。元朝初年经过会宁而至兰州的中线已经取代了南线秦州路,到清代中线更是最常使用。民国时期的《隆德县志》对比了丝绸之路东段3条线路的优劣,“隆邑逼近六盘,山川四塞,东接瓦亭,同平凉之呼吸,西走静宁,趋兰省之轨撤此干线之交通也。北至固靖,难行车辆,南走秦、陇,仅有脚骡,此支路交通也”。1937年建西(安)兰(州)公路选择了中线。
丝绸之路的贯通,使白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之地,靖远寺儿湾、法泉寺,景泰五佛沿寺、芦阳双龙寺,平川屈吴山潮云李、北武当庙,会宁桃花山等寺庙石窟,以及靖远出土的古罗马鎏金银盘、西晋羌王金印等国家级文物都是丝路文化的历史遗存,成为中西文化、经济贸易交流的重要见证。
防御要塞
历史上,白银地区民族杂糅相处,大部分时间中原政权和西域民族以河为塞,黄河成为防御天堑。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黄河以南地区全部纳入秦朝版图。西汉以后,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境内黄河沿岸设有诸多关隘津渡和城防要塞,驻兵把守,据专家考证,汉时,在境域北部就开始筑设长城。武周大足元年(701年),为警戒凉州东北边境,防范突厥南侵,弥补凉、银、会三州之间三角地带防御设施的空白,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郭元振奏置军镇一一新泉军。《旧唐书郭元振传》记载:“先是,凉州封界,南北不过四百余里,既逼突厥、吐蕃,二寇频岁奄至城下,百姓苦之。元振始于南境破口置和戎城,北界碛中置白亭军控其要路,乃拓州境一千五百里。自是,寇虏不复更至城下。”此镇西去凉州400里,东南去会州200里,管兵千人。开元三年(715年) 改为新泉军守捉,天宝初,由于此地势紧张,管兵人数增至7000人。据考证,新泉军驻地在今景泰县芦阳镇吊沟古城,是驻扎在黄河之畔乌兰关附近的重要军镇,起着防御北部突厥、镇守黄河关津、保护丝路北道东西交通的重要作用。
北宋时期,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王国强盛,拥有今宁夏、河西走廊及黄河以东部分地区。为了进一步拓展疆域,西夏南下夺取会州,并在黄河上游的阴古渡口建造黄河索桥,修筑城堡,驻兵守护。为抵御西夏入侵,宋筑会州城以便防守,又割安西(海原城北六寨子隶属会州。出靖远县城西南,沿祖厉河而上30公里的大芦黑城子即为宋代古城堡遗址。由于北城墙被祖厉河冲毁,现存城郭残址东墙长160米,西墙长116米,南墙长250米,城墙残高2-6米,城外有护城河遗址。黑城子城堡以黄河作为屏障,再以堡寨相连,收到了积极的防御效果。金灭北宋以后,辖地为金所居。
明灭元以后,残元势力不断扰掠,白银地区成为拱卫兰州、进而保护关中平原和广大中原地区的前哨阵地。明朝为巩固边防,投注了大量人力物力,筑长城、建堡寨、设关卡,并不断调动军队充实边防力量,电星成边。房贵所筑靖虏卫,是明中叶设置九边防务的重要军事堡垒。明隆庆五年(1566年),筑永安堡(今靖远县双龙乡永和村),万历三十三年(1603年),筑景泰永泰城,均为防御要地。明长城在白银境内,不仅有长达数百公里的长城遗址,而且城堡关隘、塞垣亭障烽台驿站配套完整,形成综合性防御工程体系。景泰明长城,起自黄河索桥,经芦阳、草窝滩、红水,进入古浪县,全长90多公里。靖远北城滩长城遗址由双龙乡仁和村向西南方向延伸至烽燧,连接石门乡、索桥烽燧。明长城的修建引起了白银地区政治、军事和经济变革,也带来这一地区的社会变化、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革命足迹
白银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靖远一带就燃起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1932年4月,中共陕西省委派谢子长等策划靖远兵暴,并组建了陕甘游击队第四支队。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足迹遍布白银全境。
会宁大会师
1936年6月,*为了扩大陕甘根据地,首先形成西北抗战局面,命令西方野战军西征作战。10月2日,红十五军团直属骑兵团突袭并占领会宁县城。期间,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在老君坡、青江驿、将台终会师,10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二师,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和红四方面军各部代表在会宁县城文庙大成殿广场举行了隆重的会师联欢会。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中华苏维埃政府发来的会师贺电。10月15日,红二方面军二军、三十二军在会宁东部的青江驿、杨崖集一线与红四方面军九军会师,18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和主力部队在老君坡一线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会师。
10月23日,朱德、张国焘率红军总司令部及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部分学员离开会宁县城到达打拉池,与红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部及十五军团司令部会合,并在平川打拉池举行了会师联欢会。至此,胜利完成了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大会师。军大会师,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红军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三军会宁大会师,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影响,实现了党和军队的空前团结。三军会宁大会师,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会宁是长征期间三个方面军齐在一起实现大会师的唯一地区,也是红军到达人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会宁会师是红军数次会师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组建西路军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之际,红四方面军奉中央电令执行宁夏战役,从靖远、中卫、灵武渡河,举夺占宁夏,打通与苏联联系的“国际通道”。1936年10月中旬,徐向前命程世才、李先念率红三十军秘密运动到靖远大芦子造船。10月24日夜,由红三十军八十八师263团一举突破虎豹口河防。随后,徐向前率五、九、三十军及红四方面军直属部队于10月28日完成渡河进至景泰,总部设于赵家水。此时,由于形势变化,宁夏战役被迫放弃。过河部队孤军奋战,共歼敌2000余人,并击毙敌副总指挥马廷祥。1936年11月11日,中央正式致电,成立以陈昌浩为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的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所属2.18万人改称为西路军。当日,西路军为执行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撤离景泰县境。西路军踏上了悲壮的西征之路。
碟血黄士地
红军在会宁境内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六次较大的战斗即郭城驿、红堡子伏击战,会宁县城攻坚战,范家坡反击战,大墩梁阻击战,张城堡高山阻击战,慢牛坡伏击战。1936年10月22日至23日,红五军在华家岭一带阻击敌人,副军长罗南辉及800多名红军战士在此牺牲。罗南辉是白银市境内牺牲的职务最高的红军将领,时年28岁。1936年10月28日,担任阻击任务的红三十一军在慢牛坡与敌作战,九十三师师长柴洪宇及200多红军将士壮烈牺牲。会师前后,红军在白银境内与国民党军还在靖远的东湾子、吴家川,白银区的红砂岘、独山子、宋家梁,景泰的尾泉、城北墩、席滩、条山、五佛、大芦塘、雷家峡、大拉牌等地进行了战斗。
1、大川渡砖雕
大川渡砖雕,位于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村西南魏氏家族院内。该院始建于清代,原四合院,现已损毁,仅存砖雕。镶嵌在厦房的山墙上和主房东西两侧墙壁上的巨幅砖雕壁画。大房四合院进原大门迎面而视的砖傩为长方形竖屏式,高4.5米,宽2.3米,上镌“吉星高照”,天神手持信条踩祥云降八人间,下有土地迎祥画面洋溢着浓郁的民俗气息。二房四合院有三幅砖雕影壁,其中南厦房山墙影壁,文革期间,因水泥抹平砖面得以保存较好,东西两侧影壁为正方形,边长2米,上有“苏子游赤壁额”、“牡丹仙鹤”遥相呼应,显得美观和谐。大川渡砖雕为我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是白银地区民居典型风格建筑,代表了当时的人文意识和砖雕艺术的高超技艺。201 0年,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被白银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甘沟驿遗址
甘沟驿遗址,位于会宁县甘沟驿镇甘沟驿村三社祖厉河东与当地一条小河的交汇处。修筑于明万历年间,为明代驿城,附近烽火台较多,是古时会宁通向靖远等地的一处重要驿站。城平面呈四方形,长2印米,宽140米,南北开门,南城门有瓮城。城北临小河,城西临祖厉河,且城西现保存有部分城壕,城墙系黄土夯筑,四角有墩,基宽6米,内高5米:外城墙高7-9米。夯层12-16厘米。南、北面城墙明显可见两个马面,北面城墙体坍塌较为严重:东、西城墙明显可见一个马面。城现有当地群众修建的庙宇,城内其余地方荒芜9地表可见明清时青花瓷片。遗址主体结构保存基本完整,但西部城墙坍塌严重,长年的风雨侵蚀对城墙本体剥蚀严重。该遗址是研究明;清时期会宁交通运输、官道驿站分布、历史沿革及地方史志佐证的重要见证。1988年,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关川道堂
关川道堂,位于会宁县头寨镇马家堡村中街社关川河东南岸台地上,东南依马家堡村关川川地,西北临关川河。现有两孔窑洞和门前院子,保存较好。院子南北长50米,东西宽约20米,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两孔窑洞坐东面西,左洞口阔3.1米,进深10.5米。窑洞门面用青砖砌就,仿木结构莲花垂柱造垫。舌洞口青砖包面,进深2.3米,左洞为传教时所用,右洞为生活所用。左洞砖拱上正中从右向左书“东道发源”,四字,右洞口上正中青砖阳刻。书彤图案,溺门两侧有对联,上联“古庄思远祖”,下联“静室讽遗经”。
该遗址既是一处传教纪念地,又对研究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起源和伊斯兰教在国内传教发展情况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1991年,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窠粒台遗址
窠粒台遗址,位于会宁县头寨子镇坪岔村窠粒台社周边。该遗址山梁呈南北走向,以西以北为干河谷,呈不规则方形,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遗址以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为主,还包涵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马广类型等遗存,前后延续l000多年。该遗址是会宁北部一处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分布面积大,同时是一处高原山地遗址,地处偏远山区,保存较好,内涵丰富。上世纪70年代兴修水平梯田时,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多为彩陶),出土的彩陶形体较大,打磨光滑,彩绘精美,多为半山类型的代表性彩陶,对于研究马家窑文化,特别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的纹饰、图案、绘制等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982年,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5、石石湾遗址
石石湾遗址,位于会宁县中川乡梁堡村。东部为坡、北部为山梁,遗址呈长方形,长约4000米,宽约1000米,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等遗存,前后延续了近2000年。遗址中有灰坑、陶窑、白灰面房址等,文化层厚2-3米。地表散见有绳纹鸡冠錾宽平口沿红陶缸残片,红陶钵残口沿,颈部带凸斑点纹的红陶罐残片,打磨细腻带黑彩弦纹的彩陶片,带口肩双耳的红陶罐片等残陶片。认采集的陶片看,陶器器型复杂,打磨光滑,彩绘精美,多为马家窑类型的代表彩阻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对于研究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矣亲友当时人类的居住;生产生活状境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1988年,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崇华沟墓群
崇华沟墓群,位于景泰县中泉乡崇华沟村半个崖子、杨家槐湾等周边,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类型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文化层厚0.4-1米。墓葬多为石板棺(竖穴土坑)葬,个别为土窑。葬式以侧身屈肢葬为主,也有个别二次葬。出土器物主要有彩陶、夹砂陶、骨珠、骨管、骨匕、骨针、石弹丸、石斧等。出土的彩陶色彩以红黑相间彩绘,纹饰严谨规整,主要为葫芦网格纹、锯齿纹和垂幛纹。崇华沟新石器时代墓葬群的发现对研究景泰县境内远古时期人类活动范围、生产生活方式及先民们创造的辉煌历史文化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2009年,被景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黑土坡大炼钢铁遗址
黑土坡大炼钢铁遗址,位于景泰县芦阳镇响水村西南约3公里处,干沙河北侧。初建于1958年,遗址地势开阔,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300米,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遗存炉灶星罗棋布,有大小炉灶上千座,间距数目不等。炉高1- 2米不等,口径1-3米不等。炉灶用现场泥土坐浆、块石砌造而成。炉灶内壁砌面块石层层叠叠,大小相间,犬牙交错,壁面粗糙不平,没有统一标准。有的炉灶内偶见烧制的铁块,与炉灰夹杂。遗址总体保存较好,只有少量炉灶坍塌。此遗址是现代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是当时全社会“快步进入共产主义”、“赶英超美”、大跃进”的历史见证。黑土坡大炼钢铁遗址于1958年初建造,耗时数月。作为“全民动员、土法上马、大炼钢铁”的会战战场一,云集景泰、通渭等周边地区群众数千人,他们在此轮班奋战,昼夜不息,充分展现了当时人民群众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风貌。大炼钢铁是*发展史上“浓抹重彩”的一笔,有着极其鲜明的时代烙印。该遗址于2010年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同年被景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8、芦沟堡遗址
芦沟堡遗址,位于靖远县北滩乡芦沟村城门社,创建于明万历丙申年二月。堡坐北向南,平面形状略呈正方形,边长560米,外有护城河环绕,边长580米,占地面积约336400平方米。四面墙体保存比较完好,黄土夯筑,夯层不清晰,基宽4-6米,现存高度为6-10米不等,北墙西侧有一马面,平面略呈方形,边长12米。东北角有一凸出于外的角墩,方形,边长6米,现存高度为10米。南有一门,南门外有半圆形的瓮城,保存较好。堡内南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为芦沟堡的中轴线。城内原有城楼、桥楼及建筑物,多年风雨地震侵袭、年久失修及人为耕地、开挖水渠等,今皆坍塌和毁没,城墻、角墩、马面和瓮城逐年降低,失去了原来的形制,洪水袭击,致护城壕大部淤塞。现地表散落较多齣石块和砖瓦块及土砖石混筑的楼洞残迹等。该堡址是靖远县至今发现的明代较大的古堡址之一,也是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古堡。布局严谨,用地合理,充分利用周边环境构筑而成,对研究靖远县古代商贸、边塞战事变迂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1996年,被靖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磨子沟三角城遗址
磨子沟三角城遗址,位于靖远县五合乡尚树蛸村南磨子沟。建于宋代,其北、西、南三面为高山,东临沙河,整个城址平面呈三角形,按古时因河为池,因山为城的特点,依山势黄土夹砂培筑而成,东低西高,北墙直列培筑,东南、西南城墙在正南弧曲连结,周长1200米,占地面积约3.8万平方米。城址城墙保存较完整,呈土垄状;东开门,外有弧形瓮城;东北、西北角保存有馒头形角墩:城墙内、外有两环护城壕。城正中有一不规则台地,遍布青砖、黑红陶瓦件、黑釉瓷片、白瓷片和青花瓷片等,初步推断为宋代遗物。现堡内外均辟为耕地,城墙、角墩、瓮城、护城壕等基本完整。磨子沟三角城遗址形制独特,结构紧凑,规模雄宏,是研究黄河流域靖远地区都城的布局设置、规模等级、社会人文景观及其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09年,被靖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10、迭烈逊堡遗址
迭烈逊堡遗址,位于平川区水泉镇黄湾中村。依山临水,建在黄河岸边的一座以巨石为基砌成的高台上,对面可见黄河摩崖石刻。初为西夏光定十二年(1222年)筑,明代万历年在故址筑堡。迭烈逊三字为蒙语“要塞”之意。沿河山险,为明代军事防御体系,西北有尖山、喀拉山,为明朝防御少数民族南侵的重要天然障塞。现城址西侧可见依山砌筑的基址和东北角墩台,城址周边散布有红砂岩石雕残件和大量青砖。目测可见裸露红砂岩条石,墩台悬立于东北角,夯土疏,有倾塌之势。城址南面象山南尾有荒湾山险长城墙体,仅遗存有10余米,当地农民平田整地损毁严重。城东墙偏西位置现存龙王庙和城隍,为解放前后依原址所建。现建有真武庙等大小殿字10余座。迭烈逊堡现为北武当道教协会管理,是北武当道教协会宗教活动场地,也是当道教文化宣传旅游胜地。该遗址历来为黄河沿线的军事要塞,鹯(音zhān)阴古渡口就位于堡下河口。对于研究汉代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的军事、人文、宗教和丝绸之路历史都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2010年,被平川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入甘肃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白银最新产假国家规定是多少天
2024-03-26 20:22:30白银新生儿在哪里上户口及办理手续和流程规定
2024-03-20 23:23:58白银辞职后失业保险金如何申请领取多少钱一个月
2024-03-11 18:48:12白银有哪些重点高中及历年录取分数线
2024-03-11 17:55:56山东大学在福建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参考)
2024-06-08 08:59:56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在福建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参考)
2024-06-08 08:56:34陕西高考610至620分左右理科可以上什么大学
2024-06-08 08:53:10湖南上东北师范大学多少分 分数线及排名
2024-06-08 08:49:38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对比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2024-06-08 08:46:04保定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2024-06-08 08:42:14甘肃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旅游景点有哪些
2024-03-28 01:13:34太原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和历史事迹
2024-03-27 23:16:54山西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和历史事迹
2024-03-27 23:14:08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对比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2024-03-27 00:10:37金昌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和历史事迹
2024-03-27 00:07:45合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2024-03-27 0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