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新闻发布 > 正文

湖南的历史变化记录,湖南历史传统文化遗产介绍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4 03:59:20 

(一)、民间文学
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苗族古老话、苗族歌谣、土家族梯玛神歌、土家族山歌、土家族哭嫁歌、土家族挖土锣鼓歌、苏仙传说、刘海砍樵传说、嘉山孟姜女的传说、桃花源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谚语、谜语、民间小调等。这些民间文化遗产包罗万象,涵盖了丰富的社会生产、生活内容,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源,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量的民歌、民间故事反映了湖南人崇尚正义、热爱自由、追求平等的朴素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审美观,表达了湖南人世代祈求幸福、平安、财富和健康的美好愿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人们形成了淳朴、友善、热情的民风。这些民间口头文学表述形象生动,且多带有一些传奇与幻想的浪漫色彩。其中苗族古老话是湘西苗族著名的长篇古歌,也是苗族特有的口碑文献。其形成历史悠久,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苗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内容。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句的韵文体句式,通过历代苗老司(苗巫师)的口碑相传一直流传至今,充分证明了苗族是一个古老而有极大创造力的民族。古歌篇幅巨大、内容浩瀚、形式独特,对研究苗族古代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苗族生存哲学等方面的发展演变都有重要的价值。土家族梯玛神歌是由土家族巫师“梯玛”在祭祀活动中传唱的祭祀古歌,也是一部土家族珍贵的民族史诗。它不仅有大量的祭祀内容,还传唱开天辟地、人类来源、民族迁徙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等,内容极其丰富。在表现形式上独特多样,有讲有吟、有歌有舞,还有各种服装、道具、法器的配合使用,形成诗、歌、舞、乐相结合的庞大艺术载体。

(二)、民间音乐
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桑植民歌、靖州苗族歌?、澧水船工号子、土家族打溜子、湘西苗族民歌、麻山锣鼓、新化山歌等,还包括土家族和苗族的民歌、器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宗教音乐等。其中嘉禾民歌具有代表性。嘉禾民歌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其旋律优美,地域风格鲜明,调式、调性变化巧妙,曲式结构灵活多样。节拍交替自由而自然,有一套完整的演唱形式,无论在音乐、文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汉族民歌中研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特别是研究女性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特殊意义的民歌。
(三)、民间舞蹈
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江华瑶族长鼓舞、南县地花鼓、张家界高花灯等,还包括生活习俗舞蹈、人生礼仪舞蹈、宗教信仰舞蹈、生产习俗舞蹈等。其中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及古老风俗的舞蹈。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集歌、舞、乐、剧于一体,表现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狩猎捕鱼、刀耕火种、古代战事、神话传说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土家族毛古斯舞是最古老的舞蹈,中外专家称“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江华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动作屈膝、稳健有力。在整个长鼓舞动作之中,不论是高桩、矮桩,还是行进、跳跃,动作都必须在两膝弯曲的情况下进行。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宝贵的艺术遗产,是瑶族千年历史的活化石,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传统戏曲
1、曲艺: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常德丝弦、长沙弹词、武冈丝弦、九澧渔鼓、瑶族谈笑、侗族琵琶歌。其中常德丝弦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既演唱抒情小段,又演唱有人物、有情节的大段子。它的唱词典雅、曲调优美、曲目丰富、结构完整、腔系多样,旋律朗朗上口,是群众性编创、演唱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曲艺音乐形式。
2、戏剧: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昆曲、高腔、湘剧、巴陵戏、荆河戏、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傩戏、木偶戏(邵阳布袋戏)、湘剧、衡阳湘剧、祁剧、花鼓戏、阳戏、皮影戏、湖南杖头木偶戏、平江花灯戏、祁剧目连戏、苗戏、侗戏、傩戏“杠菩萨”等。其中邵阳布袋戏系口传心授,现在只有一个传人。一个艺人一副戏担,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全靠艺人一个人手、脚、口、舌并用,十指灵活调度。它集木偶技巧、戏剧形式、表演技艺于一体,具有神秘、精致、新奇、简便等特征。苗戏和侗戏是我国民族戏曲中一个独立的品种,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是苗、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本民族剧种。侗戏是说、唱、奏、舞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艺术,承载了侗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展示了侗族人民惩恶扬善、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乐生意识和生活态度,它是侗族优秀民间艺术的遗存。其唱腔极具侗民族特色,也揉进了各地的小调、小曲;还增加了侗家人喜爱的山歌、侗族大歌、琵琶歌、?歌、踩堂调等多种唱腔。
(五)、民间美术与传统手工艺技艺
1、民间美术: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滩头木版年画、湘绣、挑花(花瑶挑花)、竹刻(宝庆竹刻)等。其中滩头年画是湖南省惟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它从造纸到最终年画成品都在一个地方生产,这在全国极为鲜见。在工艺上,蒸纸、托胶、刷粉等传统工序在年画制作中为滩头所独有。滩头年画分为神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艺术品。即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压平整,贴于木胎和竹胎之上,再经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雕刻手法在其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其色泽有如象牙,格调高雅。
2、传统的手工艺技艺: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土家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浏阳花炮制作技艺、踏虎凿花、湘西苗族服饰、蓝印花布、凤凰纸扎、醴陵釉下五彩瓷手工技艺、菊花石雕刻技艺、益阳小郁竹艺、花瑶挑花、侗锦、竹编技艺、制茶工艺等,还包括苗族织锦、苗绣、土陶制作工艺等。其中民间手工印染的蓝印花布,在我国具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与唐代的“夹缬”一脉相承。邵阳蓝印花布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具有完整的传统手工印染程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贵州安顺等地都在湖南邵阳地区请蓝印花布的印染师傅到贵州厂家传授技艺。邵阳蓝印花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特别是在造形的图案纹样组织与表现方法上,常用大块的蓝底,中间以细小圆点组成大小不等的圈圈,给人以“辐射”状的感觉,同时,产生疏密、聚散的变化,显现出活泼愉快的装饰美。这在全国的民间蓝印花布表现艺术中,是极为少见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六)、民族绝技与民间知识
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苗族武术、龙舟赛、扎故事、等,还包括苗族上刀梯等绝技、苗拳等体育及土家族踢毽子等杂技及苗医苗药。其中桃花江马迹塘故事和长乐故事会,集惊、险、奇、巧于一体,历史悠久,通过数代艺人的传承和不断更新演变,融表演、彩绘、历史、天文、地理、文学、民情、时代精神于一身,独特、古老而又神秘,颇具观赏价值,对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七)、民俗
湖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端午节、炎帝陵祭典、女书习俗、土家族过赶年、乾州春会、土家族舍巴日、苗族椎牛祭、盘王节、舜帝陵祭典、苗族赶秋、苗族“四?八”姑娘节、苗侗芦笙节、大戊梁歌会、火宫殿火神庙会、安仁赶分社、敖山庙会等,还包括土家族、苗族节日、民间信仰、人生礼俗、消费习惯、生产商贸习俗等。其中女书习俗是现在世界上惟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女书文字呈长菱形,笔画纤细均匀,似蚊似蚁,民间叫它作长脚蚁字或蚂蚁字,因其专为妇女所用,学术界便将其称为“女书”。女书记录的语言是女书流行地与众不同的永明土话,它和妇女特有的婚嫁、岁时节日、庙会等民俗活动紧紧融合。炎帝陵祭典文化历史悠久,祭祀方式包括文祭、物祭、火祭、乐祭、龙祭等。民间祭祀长年累月不断;官方的公祭、告祭从古代一直延续下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已成为一个涵盖宗教、文学、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文化载体。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它们既是湖南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主管部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组织人员开展大规模的普查、收集、整理等工作,使许多留存于民间、濒临消亡的民间文化瑰宝被抢救性的记录下来。现有《湘绣》、《中国刺绣》、《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湖南音乐调查报告》、《滩头年画》、《宝庆竹刻》、《邵阳布袋戏》、《花瑶挑花》、《桃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仙境余韵》、《衡山地方影子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湘西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湘西州第一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湘西州民间文学》、《湘西州民间美术》、《湘西州民间音乐》、《湘西州民间舞蹈》、《湘西州传统戏曲、曲艺》、《湘西州民族绝技与民间体育民间知识》、《湘西州民间手工技艺》、《湘西州民俗》等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研究丛书已出版或即将编撰出版,使这些民间文化遗产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和光彩。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