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0 18:00:05
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农村教育
一,关爱留守儿童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时候,要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这是留守儿童的福音。但政府应该切实作为,才能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中国有农村留守儿童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4000万。这些孩子大部分分布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79.7%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为监护,13%托付给亲戚朋友,7.3%连监护人都不确定。因为缺乏亲人的关爱监管,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养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存在许多隐患。最为极端的例子是2011年9月发生在某地的一岁半女童伴着奶奶的尸体独自度过七天的惨剧。所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刻不容缓。
也许有人会问,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应该培伴在孩子的身边。但是,只要你看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农村的青壮年要抛家别子进城打工。2011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是6977.3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1809.8元。同样的三口之家,城里有六万多元,农村不足两万元。人都有追求美好和活的愿望,所以他们要进城打工,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也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为低廉的工资,高企物价和房价,连城里人都生活不易,何况农民工。事实上,我们城里人都在享受农民工的服务,我们的周围干脏活累活的都是农民工。如果我们要求他们留在农村,马上就会出现用工荒。如果我们追究他们违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有80%的父母是犯人。在目前无法从根本消除城乡差别的时候,我们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个时候,政府切实作为,建立长效机制,关爱这些留守儿童。
其实国务院早在2006年10月19日就由国务院农民工工作办公室牵头,联合全国妇联等十二个部门共同组建了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小组,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但是,六年过去了,关心和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并没有制度性的突破,而一代孩子又已经长大了。而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孩子等不起。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有些地方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了留守儿童的寄宿学校,让留守儿童打免费亲情电话等等,这是一些地方政府各自探索的经验,这些成功的经验需要推广。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问题,有这样一些建议:
第一,国家财政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办实事。
第二,将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办实事作为当地政府的民生工程,列入政府部门的考核范围。如若当地发生留守儿童重大或恶性安全责任事故,应追究当地行政领导的责任。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份2011年安徽省教育厅下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协调小组”的通知,包括教育厅在内,从省委组织部到宣传部、人事劳动厅、关工委等等20个部门都要负责。我们都知道,一旦一个工作是20个部门的责任,就等于谁也没有责任。所以,一定要以党政一把手牵头来做这个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第三,县、区及农村乡政政府要建立当地留守儿童档案,并有专人负责联系监查,动态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援助。档案信息包括留守儿童及监护人、委托监护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之后,一般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为委托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地、联系电话、健康状况等。虽然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建立了留守儿童的档案,但这部分的档案只能覆盖学龄儿童,对于学前儿童还是不能覆盖。只有由政府统部门统一建立档案,才能全覆盖。
第四,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如农家书屋、乡镇文化活动站,或者有爱心的家庭空余的房屋,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由当地的退休老师、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看护和帮助留守儿童,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为当地留守儿童相互帮助,共同学习提供条件。
第五,在“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和留守儿童集中的寄宿学校设立免费电话,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可视电话,让留守儿童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听听父母的声音,看看父母的身影,了解彼此的情况。
我们在说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为他们建立寄宿制学校。其实,寄宿学校也许能缓解他们的安全问题,却不能解决他们的亲情饥渴。留守儿童并不是没地方上学,没地方住,而是缺少亲情。他们本来还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有亲情关爱,完全扔到学校,孩子会更缺乏情感的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物质上并不缺乏,最重要的是情感上的看护。所以也许一台可视电话胜过你给他建一所寄宿学校。
二,改善乡村教师、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老师的工资待遇。
经过20余年的呼吁和努力,教育经费终于达到了4%。如何用这笔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倾斜。这种倾斜,首先应该要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因为工资待遇差,条件艰苦,现在老少边穷地区普遍留不住老师。在大城市博士生教小学的都不稀奇,但在偏远山区,一所中心校就缺好几科老师。现有的老师也都在纷纷逃离。
《教师法》里有这样一条:教师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这个公务员事实是指当地公务员。我们一直以为如果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老师的工资就有保障了。但公务员普遍有其他收入,老师只有这份死工资。以我们中部某省某县为例,2011年公务员的工资单上的平均工资预算是1.1万元,老师工资就是按这个标准发放的。一个老师拿这点工资怎么养活自己?何况还要养家?所以,教师的工资还应该有一个全国的平均水平,让乡村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全国教师的平均水平,并且还应该专门增加山区津贴。
说到津贴,大家会说老师不是有了绩效工资吗?绩效工资本来是一件好事。奖勤罚懒。但是,实施起来很难。实施两年来满意的人很少。绩效工资比较适合企业,却并不太适宜于教书育人。比如班主任工作有绩效,副科科任老师没有绩效,大家都当班主任。比如学生成绩好有绩效,成绩差的学生就劝他转学,休病假。学校里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我收到一个老师给我的留言是这样说的:“实行绩效工资后,更不公平了。钱是不明不白给领导了。成天工作还要扣钱,领导一节课不上拿的比谁都多。”教师的工作很特殊,有些方面无法用绩效来衡量,所以,老师的绩效工资的制定细则,还需要更科学合理。要尽量增加人均普惠性的工资,才能让每个老师得到实惠。让他们的工资高于全国同等水平,再加上山区津贴,才能留得住人。我们都为“感动中国”的那一对在甘孜支教的夫妻胡忠和谢晓君感动,但让他们每月拿着300元生活补贴干了11年,我们国家实在亏欠他们。教育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首先应该让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的生活美好起来,整个国家的教育面貌才以改变。教育是充满了爱的事业,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首先要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现在免费师范生有90%分配到了农村,但要留住他们,光靠感动是不够的,还要有实惠。
三、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政府采购,统一达标,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中小学实验室。虽然地方有差异,但国家应该有一个最低的最普遍的标准,这个最低的标准应该由国家的教育经费统一达标。现在的教育设施达标要求地方经费配套,老少边穷地区因为财力有限,往往配不了套。农村校舍、教师宿舍、实验室等等,就比如是一辆车子,国家标准说这辆车至少要是一辆捷达,北京上海地方有钱,你可以买奔驰宝马,长沙武汉只要你买得起,可以买皇冠奥迪,但乡村至少应该是一辆捷达。但即便是一辆捷达,如果国家不给买,地方可能就买不起,只能买一辆农用三轮车。农村的孩子,虽然也有音乐,有信息计术,有科学,可能从来没有见过钢琴,从来没有做过实验。这种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
四,切实以孩子的利益为最大的利益,解决校车问题。
农村撤点并校造成许多农村孩子披星戴月去求学,于是,相应的也就产生了校车安全的问题,我们已有了血的教训。国家及时出台校车安全标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讨论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现象,校车到底该有头还是没有头,发动机该在什么位置,企业在这些枝节问题上打架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想瓜分校车这块蛋糕。不管是哪个企业为首制定校车安全标准,都要以孩子的安全为第一原则,而且安全标准应该是独立于企业利益之外的。校车安全就是校车安全,没有中国校车安全标准和国外校车安全标准的问题,在这件事情上最好不要有中国特色,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在同样的安全标准原则下,当然可以优先国内企业。关键是要将校车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点,每一所学校,让孩子乘上安全的校车。
教育是百年大计,对教育的任何投入都利在当下,功在千秋。但希望教育经费能首先向农村倾斜,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让这些地区慢慢享受到教育的公平,从而改善这些地方的教育现状。
lb15:25:21
温家宝总理5日在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7.5%。有心人应该会发现,这是我国近八年来经济增速目标首次低于8%。中国经济正在放弃“保8”的崇拜,但并不意味着放松经济发展的要求。调低经济增速大有含义。
首先,GDP目标下调,实现经济软着陆。在我国政府稳中求进的总体策略下,我国经济仍将继续软着陆的进程,这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速度作为缓冲。我国政府拥有足够的资源保证经济增长减速的过程平稳有序,而通货膨胀率在2012年基本上都会在政府设定的4%目标以下。同时,政府有足够的空间来调整货币和财政政策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进而实现经济软着陆的目标。
其次,GDP目标下调,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速目标下调,为我国经济“调结构”留下了空间。如果通过投资加大刺激经济增长的力度,我国经济仍然能够高速发展。但是,与之相伴的将是重复投资、牺牲坏境、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恶果。GDP增长目标调低一点,经济增速慢一点,环境保护好一点,地区经济发展平衡一点,人民生活反而会更加幸福。
第三,GDP目标下调,表现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信心。从国内外情况看,我国经济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存在着下行压力。尤其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出口,对我国实体经济存在着一定损害。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有紧无松,多数城市出现房价下跌的现象,基本遏制了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需求。这些最终都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面临这些不利因素,我国政府确定7.5%的经济增速,既务实又表现出了对经济发展的强大信心,同时和“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增速7%的远期目标相贴近。
最后,GDP目标下调,人民幸福指数上调。我国经历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的成就世所公认,但是人民幸福感却没有按同样的速度上升。这归咎于我国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低劳动力成本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我国政府此次主动调低GDP增速目标,为经济“减负”,是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经济发展模式从重视GDP转向重视民生,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理性、务实、自信、负责,7.5%透视了中国今年的发展脉络
大学生关于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2023-08-22 01:22:41最新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2023-08-18 21:03:21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大全
2023-08-26 16:08:02大学生全国两会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2023-08-10 17:22:17山东大学在福建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参考)
2024-06-08 08:59:56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在福建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参考)
2024-06-08 08:56:34陕西高考610至620分左右理科可以上什么大学
2024-06-08 08:53:10湖南上东北师范大学多少分 分数线及排名
2024-06-08 08:49:38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对比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2024-06-08 08:46:04保定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2024-06-08 08:42:142018全国两会精神热点议题解读 界定“过劳死”标准
2023-08-17 18:25:212018全国两会精神解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总】
2023-08-10 11:49:05学习两会精神心得体会六篇【集锦】
2023-08-17 20:44:09两会关于养老金养老保险热点解读,全国两会关于养老金养老保险提案
2023-08-16 01:42:01两会关于劳动力就业热点解读,全国两会关于劳动力就业提案
2023-08-25 18:20:01两会关于创业创新热点解读,全国两会关于创业创新提案
2023-08-16 03: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