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思想汇报 > 正文

最新央视纪录片《镜子》思想总结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22 12:25:03 

几次镜中的形象,那么静谧、悠扬、迷人、发人深思。接下来,小编为您分享了央视纪录片《镜子》思想总结,希望能够帮到您!

央视纪录片《镜子》思想总结【一】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题记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

“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

“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

“亲,你有多久没有叫我妈妈了?”

近日,央视这组纪录片《镜子》火了,总共3集,90分钟,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直击当下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冲突、情感困境。 这部纪录片让所谓的“问题少年”说出心声:父母更需要改造。

历经10年策划、两年摄制,纪录片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长们也被要求参加6天的家长课堂。

但故事反映的问题却不简单,亲子教育专家张国维博士曾说过同样的话: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通常会有一个问题家庭。

“没有一个家长不爱孩子,但因为爱的理念扭曲、爱的能力缺乏、爱的方式错误,硬生生把爱变成伤害。”

在这部纪录片里,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内心的感受,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

央视纪录片《镜子》思想总结【二】

今天观看了央视的纪录片《镜子》,受到很大的冲击,看着我们的孩子那么痛苦的伤害着自己,看着父母无奈的流着眼泪,让人唏嘘不已。明明双方都是出于爱,为什么最终却让这份爱演变成了伤害。

纪录片主要讲述了四个问题家庭,他们家庭里面的父母有的是通过自己奋斗得到了社会认可的小中产家庭;有的是忙于各种工作,在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中举步维艰;还有的是打工族,疲于生计,而缺少了对于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我记得夏阳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村家庭顶梁柱的形象,他一手将这个家庭建立,他认为自己没有管教好夏阳是因为自己没有文化,但同时我们看看家明、张钊、泽清,他们的父母的学历都是可以的,但孩子依然出现了问题,所以,受教育程度一定不是出现“问题孩子”的原因。这也是《镜子》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问题出现在了对爱的认知上,问题不仅仅在父母,也不仅仅在孩子。

四个家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泽清一家,孩子14岁,辍学在家通过网络下军旗,而且还能通过这种方式赢得一些钱。通过三集的纪录片我深深的心疼这个孩子,他非常有想法,他能够发现自己父母存在的问题,但是他的那么多的话却没有人倾听,在家里没有存在感。而在训练营里的泽清完全不像他母亲说的那样:会动手打人,会顶撞母亲。他的家庭的情况是:父母感情不好,父亲有时会对母亲施以暴力,而母亲则会说一些刺耳的脏话,在训练营老师家访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母亲还在外面不回家,父亲在抱怨妻子对家庭不负责任的时候自己也是什么都没有做。这个训练营有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就是在改变孩子的过程中,也通过家长学堂来改变父母,其实,改变父母的难度要远远超过改变孩子。有趣的是在家长课堂开课前,父母们都不相信自己会有错误,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在我们社会大多数的家庭都是这样的,只不过有的家庭比较不幸运,他们的孩子没那么反叛,或者没有反叛到影片中的那种自己伤害自己的程度。但我为什么又要说这是一种不幸呢?因为在现在的大学里,不管是普通大学还是985、211。你推开宿舍的门,总会有吸烟的、玩游戏度日的,我不去评判任何一种生活方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孩子没有充分利用大学的环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难道不是因为那颗终获自由的心和那个失去方向的灵魂么?

在看了这个纪录片后,我发觉里面的父母的控制欲太强了,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不管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还是没有受过那么多的教育的,他们从小都经历过苦日子,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自律,他们相信拼搏的力量。但同时,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同样努力,起码不能比他们差;他们同时相信教育的力量,他们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能更轻松快乐的生活。但是他们的用心良苦,完全不是孩子想要的。又恰好现在的孩子太有自己的想法了。就拿我跟我还在上四年级的弟弟的对话举例吧,我惊讶的发现,他说的话完全是一个成年人的想法,他跟我说:哥哥,我非常理解我妈对我的管教,但我现在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应该尊重我。也许,有效的沟通与倾诉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父母把架子放下来,并且明白,孩子的快乐交给孩子自己去定义,让他们去失败、去跌倒、去尝试。而父母在其中扮演的,不是指挥者,而是观众,一直守候在孩子身边,帮他掌握大方向的观众。

其次我还想说一下对于家明的父亲的一点看法,他非常爱自己的儿子,把儿子看作了生活的全部。我想这也是大多数父母观念里存在的一个误区。我爸也曾经跟我说过相同的话:我爸说我是他的命。这句话说出来,一方面我确实能感受到我在父亲心里面的重要性,但更多的是压力。因为这份爱会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我想,无论是谁,都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全部,每一个人都有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时间。无论其他人与你多亲近,无论你们之间是夫妻、是亲子。我记得龙应台在《目送》中说过: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同时我也经常跟父母传递这种观点,鼓励他们投入自己热爱的事情。而且亲子之间健康的关系的培养需要父母孩子的共同努力。

看过了这样一份扎心的纪录片后,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他们应该是是孩子的避风港和指南针,而且他们懂得适当的放下自己的作为父母的一些责任,让孩子承受本来就属于他们的应该经受的疼痛。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