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总结心得 > 正文

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5 20:14:24 

摘要:只有知行合一、以知促行,才能更好履行共产党人的崇高职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做

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

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

*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知行合一”。在G20杭州峰会开幕辞中,他指出二十国集团应“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他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命题,其最早出自宋元之际儒学家金履祥所著《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这是说,先知先觉的圣贤,知而能行,思想与行为一致,是后知后觉之人效法的榜样。“知行合一”论后由王阳明发扬光大,发展成较完备的哲学体系。古人所谓“知”指道德观念、思想意念和事物之理,“行”指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有似今天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作为哲学命题的“知行合一”虽出现较晚,但“知行合一”的思想实贯穿于儒学之始终,只是各家在具体论证时有所偏重。他们都认为知行必须统一,并看作为人为学的根本,否则就谈不上“善”。汤一介先生认为:儒家特别关切知行关系是因为儒家崇尚入世,要“明明德”于天下,就不能仅是理念,必须见于事功。《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左传》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都论及知行难易问题,认为求知重在运用,这说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是重视践行的民族。孔子把“言行一致”视为划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大学》三纲领八条目即是知行的统一过程。入宋以后,知行关系的探讨更加深入,程颐提出知先行后、知难行亦难,朱熹主张“知行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他们都在不同层面肯定知与行的统一关系,故后人称程朱理学是“重知的知行合一说”。

王阳明集知行学说之大成,作为其哲学核心的“知行合一”主要有三层涵义:首先,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实现过程互为表里,能够深入实相的“知”就是“行”,这样的“知”方不虚妄;能够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这样的“行”才不盲目。所以知行必须兼顾,不可偏废。其次,真知必行,不行假知,注重躬行实践。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意思是说,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没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之中,实现知行合一。因此,他常强调在事上磨练、在实学中求知。再次,以知促行,为善去恶,强调自律自觉。王阳明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后人常以此误解他“销行归知”。其实,王阳明并没有混淆“知”“行”,他视起心动念就是“行”,所以应该对善恶有高度自觉,这是慎独、自律的极致,对道德修养极有意义。他提倡“知行合一”是希望在道德规范上防微杜渐,因为道德上的知行问题是和认识上的知行问题分不开的。

王阳明整合前代知行观,阐明“行”是“知”的源泉,主张历事炼心,反对空谈,对后世进步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影响深远。明清之际王夫之从唯物论角度阐发知行合一,主张“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孙中山结合当时革命需要,提出“知难行易”说,成为从传统知行观到科学知行观的过渡环节。毛泽东同志则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提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要相互贯通和促进,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这在今天颇有借鉴意义。倡导“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根植于中国知行合一的思想沃土中,找到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这既是对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科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

【篇二: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

*指出,同*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是全面的、具体的、坚定的,必须对党忠诚,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讲政治的内在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讲政治,应当有信徒式的纯真、殉道式的执着,自觉做知行合一者。

一、知行合一是政治立身的行动准则

知行合一是我们党对讲政治的一贯要求,是党的优良传统。知行合一是中华思想文化之精华,中国古代思想家把知行合一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重要途径,把“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作为“修齐治平”的前提。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

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

成”“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把知与行看作是一体相连、不可分离的,并把知行合一作为“致良知”、化知识为德行的重要途径,强调了思想和行动统一的重要。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知行观,使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知与行具体历史的统一,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党始终能够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方向不偏、政治立场不移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1986年8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时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尤其在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讲政治必须时时践行、处处践行、事事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的*坚持以上率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从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入手,相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调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和做的统一,突出的正是政治上的知行合一。历史和实践证明,共产党人讲的政治就是知行合一的政治,必须植根心底、见于行动。

知行合一是检验对党忠不忠、党性纯不纯的试金石。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是共产党人“心学”的基本准则。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家,不是朝秦暮楚、见风使舵、玩弄权术的政客。从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已心有所属、以身许党,就要兑现诺言、坚定笃行。这是政治,也是品行。“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在讲政治上知行合一,体现的是对党的忠诚度,衡量的是党性的纯洁度。口忠心不忠不为忠,口忠行不忠不为忠。对党忠不忠,不仅是跟党“说”,更是跟党“走”;党性纯不纯,既看心之纯度,也看行之笃定,体现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上坚定笃行。

知行合一是判定真假马克思主义、真假讲政治的分水岭。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需要坚定的信仰,而且需要坚决的行动,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方法了如指掌,还能将其具体运用到实践中,当作看问题、办事情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批判过的主观主义,不管是教条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是理论和实际分离、知和行脱节,他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有的人喊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反马克思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等人背叛誓言,冠冕堂皇喊政治口号,暗地里

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

拉帮结派、贪赃枉法、野心膨胀,所作所为就是心口不一的假信仰,是阳奉阴违的假政治。

二、知行不一是讲政治的大敌

对党员干部来说,在讲政治上知行不一,危害的是党的事业,伤及的是党的形象,害人害己。

1.知行不一的种种表现。大量事实表明,领导干部凡是出问题,无论是经济问题、工作问题、生活问题,都无不是在政治上先出问题、从政治上犯糊涂开始的。他们把讲政治当作套话来“装饰”,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口头上讲政治,实际上不准备实行之,或选择性实行之,既没进脑、也没用情、更没入心。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待理想信念,修身不真修、信仰不真信,马克思主义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一面高谈理想主义,标榜理想信念,谈起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似模似样;一面笃信风水、迷信“大师”,不敬苍生敬鬼神,把革命理想束之高阁,从未真正将其作为指南、付诸行动。二是对待中央决策部署,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工于作秀、花拳绣腿,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是对待纪律规矩,“纲纪”不“刚”、“铁律”不“铁”,一面把“守纪律讲规矩”挂在嘴上,嘴上功夫很硬;一面把纪律当摆设,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对纪律约束不以为然,甚至自行其是、肆意妄为。四是对待组织,离心离德、三心二意,耍小聪明、打小算盘、玩小伎俩,嘴上喊着“四个服从”,行动上该请示不请示、该报告不报告,“迈过锅台上炕”,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五是对待群众,嘴上喊着“衣食父母”“群众至上”,实则背离群众路线、丧失群众感情,漠视群众冷暖、无视群众忧难,心安理得当着“父母官”,甚至处心积虑发着“百姓财”。六是对待党内政治生活,奉行庸俗哲学,“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明知不对,也不做原则上的坚持,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讲、会后乱讲,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圆滑官”“老好人”“推拉门”“墙头草”。七是在廉洁自律上,“红线”不“红”、“底线”无“底”,一面张口“廉洁”、闭口“清正”,振振有词、信誓旦旦;一面当行不行、当止不止,欲壑难填、蛇欲吞象,对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各项措施说三道四、消极应付,不收敛、不收手,视党纪国法如无物。荀子说,“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在讲政治上知行不一,与党性要求格格不入,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敌、大敌、死敌。

2.知行不一的巨大危害。一是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对我们党的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言不信、诺不践、行不果,知行不一、纸上谈兵、虚谈废务,只会败坏党风政风,破坏党内政治生态,失民心、损形象,割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玷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贻误党的事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走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不走就无路可走;*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不干就一事无成。知行不一,工作上就会挂“空挡”,路线方针政策就会停留在纸上、嘴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可能变成“镜中花”“水中月”。三是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知行不一是一种腐蚀剂,容易使队伍失掉根基。党的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如果在讲政治上做不到知行合一,背离“三严三实”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就有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吃败仗,在政治上走岔了、走偏了,甚至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进而侵蚀党的执政基础、危及党的执政地位。

3.知行不一的思想根源。知行不一是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残余在党内的反映,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其一,知行不一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背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知行是统一体,不存在只“知”不“行”,也不存在只“行”不“知”,正所谓“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行不一把认识与实践、知和行截然两分,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成了不可交汇的两个世界,陷入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虚无了真理、虚无了标准,是非对错就没了界限,心无所畏、言无所戒、行无所止。其二,知行不一实质上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机会主义作祟。有的党员干部丧失了远大目标,成了一己私利的俘虏,失了“大我”,被眼前利益牵着走;有的相信有用的就是“真理”,一切以对己有用的效果、功用为标准,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有的“这里有利就到这里去,那里有利就到那里去”,迷失方向、丧失原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其三,知行不一是政治观念、政治意识淡化,政治责任弱化的结果。领导干部的职业是从政,讲政治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个政治是听谁的话、跟谁走的立场问题,说到底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我们有的干部把*和*的谆谆告诫当“耳旁风”,放松主观世界改造,政治观念、政治感情、政治警觉淡化了,政治立

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心得体会

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就会摇摆,行动上就会放弃政治担当,废弛“政治武功”,最终会在大风大浪、各种诱惑面前败下阵来,自毁其身。

三、自觉把知行合一贯穿讲政治始终

讲政治做到知行合一,就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为宗,以讲政治为魂为帅为本,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置,把天津工作放到全国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动,在“知”上下功夫,在“行”上见成效。

1.政治上要清醒,不当“糊涂虫”。清醒是一种功底,也是一种修为。“脑袋长在四肢上”,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才能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的理想信仰是共产党员政治生命的制高点,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真悟上。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灵魂深处的追求,以学原著悟原理为基本功,打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基础,筑牢理想之基、坚守信仰之根,做马克思主义的捍卫者、布道者,做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奉献者,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沉。要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坚守初心、捍卫信念、践行理想,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要把深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让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学以致用、深学笃用、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2.政治上要坚定,不当“墙头草”。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上坚定,要体现在对党忠诚上。忠诚是共产党人鲜明的特质,在为党的事业奋斗上,要一门心思、“一个心眼儿”、“一根筋”。*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要始终与以*同志为*的*在思想政治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经常、主动向*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向*看齐。看齐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下子就看齐了,也不是看齐了就一劳永逸了,要不断对标对表、校正紧跟,做到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同步。要坚决维护*作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作为*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领导核心的绝对权威,凡是*提倡的坚决响应,凡是*决定的坚决照办,凡是*禁止的坚决杜绝,坚定政治初心,坚守政治信仰,心静如水,坚毅如铁,定力如山,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左顾右盼、怀有私心杂念,决不能口是心非、“口十心五”,决不能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搞变通。

3.政治上要规矩,不当“矩外人”。纪律是政治之规、之戒,弃规破戒就是放弃政治追求,就是自毁其身。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管党治党的前沿、挺在国家法律的前头、挺在全市党员的前面,严格用党规党纪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党内生活秩序、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知敬畏、守底线,“认死理、死心眼”,以“铁”的执行维护纪律“铁”的权威,对违反纪律规矩的行为绝不手软。

4.政治上要坦荡,不当“两面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原则问题上要敢于亮明立场、亮明观点,是共产党人应该有的品质修养、人格魅力。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组织、对待同志、对待群众。在党组织面前忠诚老实,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该请示的请示,该报告的报告,绝不我行我素、遮遮掩掩、信口雌黄。对同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坦诚相见。对群众要有真感情,知冷暖、晓民意、通民情,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当家事,始终与群众推心置腹、心有戚戚,同甘共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以政治上的知行合一、作风上的立说立行,践行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5.政治上要担当,不当“稻草人”。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是政治操守,源于信仰信念,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无穷动力的真担当,是对党的事业、人民重托的大担当,是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铁担当。要义无反顾地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上,不折不扣抓谋划、抓落实、抓执行,以天津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为全国大局担应负之担当、尽应尽之责任、做应为之贡献。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反腐倡廉,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全面从严治党力度越大,经济社会发展力度越大;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越大,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就要越大。政治生态越清明,发展环境就越好,发展的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要靠政治的绿水青山来保证。要坚持改革发展和反腐倡廉“力度统一论”,旗帜鲜明地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以黄兴国等反面教材为镜为戒为鉴为训,敢管敢严、真管真严、常管常严,努力营造天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强大气场。

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要以行动诠释忠诚。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各项纪律规矩的前面,坚决维护*权威,维护*权威,决不允许对*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坚决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做主张、我行我素;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坚决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以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自觉执行,作为检验讲政治知行合一的主要标尺,坚定政治定力,在知行合一中体现赤胆忠心之大德,以担当尽责以身许党,践行忠诚誓言。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