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公文写作 > 正文

关于董卿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作文多篇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2 14:10:22 

《朗读者》火了!栏目静心策划,文库大力拓展,主题精细研选,嘉宾严格筛选,结构精致简约。所有的这些,令《朗读者》在万众期待中,于昨晚呈现出一台自然清新、真诚感人的文化“清新流”。那么董卿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是怎样的呢,以下是高考知识网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董卿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

《朗读者》是央视2017年出品的一档阅读类节目,在满屏充满了当红小鲜肉、小花旦的电视荧幕中,它就是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节目的序幕就透着浓厚的文艺气息,舞台上的布景、灯光色调都透着文学独有的清冷和优雅。这档节目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说:“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关注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定一个主题,打开一本书,节选一段文字,把它朗读出来。看似简单的形式,却包含无穷的故事。

朗读的人,有名人,比如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世界小姐”张织琳,著名演员濮存晰……但也请来了不少普通人,他们有的曾远赴阿富汗,冒着战火做一名无国界医生;有的人为了一个爱的承诺,离开繁华的都市,隐居偏僻小镇开辟鲜花谷……

朗读者,均是有过经历的,具有正真底蕴的,正真“有故事”的人。一个人,一段文,缓缓地、动情地朗读着属于自己的文字,讲述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而我们遇见《朗读者》,便遇见了最美好的遇见。请我们用清醒的所有时间去充实自己,寻觅那段会影响我们生命的独有的文字,遇见更好的自己。

董卿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

最初知道这个节目并不打算看,因为那时候综艺界已经有了第一股清流《见字如面》,我想,这大概是又一个高仿品吧,不看也罢。后来得知主持人是端庄得体、优雅知性的董卿,突然就有了兴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再者我相信能让董卿做主持人的节目,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朗读者》,每期都会选择特定的主题词。每次看完,会有些许感触、感动,也会有些些思考和反省。但晚上的时间总是匆匆,我带着脑海里的这些文字入梦了。今晚有充足的时间,用手机看视频回味,再用纸笔和电脑记下一些思绪、一些疑惑、一些钦佩。

第一期主题词,遇见。最让我触动的是许渊冲老人家,名片上写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给人第一感觉,有点自负。慢慢看,才知道他的自负,或者说自信,是有资本的。过度谦虚等于骄傲,我倒更喜欢他的坦荡。后面会看的,这是一个可爱、幽默并极其感性的老人家。年轻时的许渊冲,把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诗:《别丢掉》,翻译成英文,送给喜欢的一个女同学。现场读起,竟哽咽不已、老眼通红,让我的心情为之一揪。镜头切换后,情绪过去,他又笑意盈盈了,多真实、朵可爱的一个老人家…“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创造美,发现美许渊冲”。

还喜欢张梓琳朗读的刘瑜的作品:《愿你慢慢长大》,与《见字如面》节目里,张晓风写给全世界的一封信:《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一样,都包含着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第二期主题词,陪伴。令我最震撼的是乔榛老师和他妻子唐国妹的陪伴,一起经历了七次生死。“我只是感觉,做了一个妻子应该尽的责任”,好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还很喜欢冰心的作品《不为什么》:“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孩子”。

第三期主题词,选择。让我有强大共鸣的,是麦家这一段,更确切的说,是最后他与董卿的对话。不过这段放在第二期,是不是更贴合主题词一些呢?

麦家说,“陪伴他那叛逆期的儿子,就像陪伴一头老虎一样,得小心翼翼的”。“当你哪天突然意识到,爸爸妈妈开始对你小心翼翼的时候,不要以为那是出于一份恐惧,那是出于一份爱”。

我想起自己的叛逆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的我,做的一些事,现在想来,还是令人伤心。叛逆期养成的性格,在前几年春节,还有些后遗症,就好像魔咒似的,每年都会有那么一次,对家里人发脾气,先关门睡上好久,直到老妈把我哄好为止。每次发完脾气睡醒来,都知道自己又犯错了,可在那个当下,就是控制不好情绪。而且还死要面子,非等着老妈来给我一个台阶。只要我不吃饭,老妈一定会来哄我的。记不起哪一天,我看到一句话:“有的年轻人,在外面是一头羊,在家里是一头狼”。这说的不就是我吗?对待外面的朋友同事、陌生人,从来都是礼貌有佳,不起非必要的冲突,因为我知道,他们不会有多一丝的忍耐。慢慢的,开始有意识的控制。是妈妈多一点、再多一点的温柔和忍耐,陪我走过叛逆期。话说回来,我的叛逆期,似乎也改造了妈妈。

童年的记忆里,妈妈是一个强悍的女人,对我和哥哥的管教很严,换句话说,我们挨了不少打。随着我叛逆期的到来,妈妈再强硬,也硬不过我宁折不弯的性格。于是妈妈变的越来越温柔了,因为除了温柔和忍耐,她别无选择,因为我是她女儿。事后想,是不是因为她的步步退让,我的叛逆期才会这么长;又或是因为她的包容,我才终于又回到正轨……庆幸,一切都过去了,终于学会感知、并感恩父母的爱。

第三期耶鲁大学毕业、当了五年村官的秦飞,他让我有些疑惑。一个如此高材生,站在舞台上,用带着磁性的声音,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与视频中农村的他,宛若两人。如果说黑土麦田项目的其他参与者,是为了历练,让专业知识学以致用。那他呢,一待就是5年,他的所长,明明有更好的用处,为什么会做这个选择,不是应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吗?每个人都有憧憬美好生活,并朝之努力的权利,可他在当下这种社会环境和压力下,能坚守梦想这么久。

第二期的无国界医生蒋励,也是如此,好好的一个医生,为什么要跑到阿富汗的战乱中去;第三期的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跑去当艾滋病感染者学校的校长和爸爸已经13年了,33个孩子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在他们面前,我太渺小了,如茫茫沧海之一栗。做不了什么感天动地的大事,且过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F说过,她很喜欢读散文,我说我特别不喜欢,感觉很催眠。那时我对散文的印象还停留在学生时代的课本里,课本总是令人昏昏欲睡的,我也就等价的认为:散文很枯燥。而今听着这些散文,突然有些喜欢上了。美好的有点像诗歌,再用美好的声音读出来,沉浸其中,有点飘飘然……

董卿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我都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它的含义包含着世间一切,一花一草一菩提。它所组成的诗句蕴含着诗人的心境,短短的几句话就能把一幅幅的画面放映在眼前。

品诗,品的是故事,是场景,是字里行间抹不去的情愁。“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是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情。诗,是我们华夏的瑰宝,在历经五千年的时光里都不曾在人们的眼中消失,而如今懂诗的人越来越少,品诗的人也越来越少,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发现美的眼睛。

诗,需要去朗读,需要将自己带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以前我只知诗美,却从未想过朗读它,可是如今的我才知道只有朗读才能让诗的美更上一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要用豪气去朗读;“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要用温和;“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要用凄美。这些好诗如果不去朗读,不去品味,那诗中的豪情壮志,凄美柔和就展示不出来。古人时读书要求大声的朗读,虽然现在的人也有朗读,但他们大多是学生时代,只求的大声不求理解其意,埋葬了诗的意境。

如今我国还有大量的诗集流落在外或埋葬在土里等我们去发现,那些因出土而破损的诗集是我们损失最大的财富。试想一下,当你老了,两鬓斑白,带着老花镜,手里捧着一本诗书,坐在长椅上,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呢?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董卿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