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写作模板 > 正文

抗日战胜胜利70周年纪念日征文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4 10:06:30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很多地方都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活动。通过历史回顾、重大事件、经典瞬间、感人故事等,歌颂中国人民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范文:难忘卢沟桥畔的硝烟??回忆我的父亲李文成,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我的父亲李文成,原先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后来因为生活所迫弃家入伍,他从军18年,经历了数不清的大小战役,尤其是经历了整整八年的抗日战争。在著名的“卢沟桥事变”抗战中,他身为守卫铁桥的排长,带领全排战士,打响了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枪声,顽强地阻止了日寇的进攻。1945年秋,日本无条件投降,父亲返回故乡,解甲务农,后半生居家从事农桑,于1996年元月3日(农历十一月十三)逝世于河南省鄢陵县张桥镇北小王庄的家中老宅里,走完了他87年的坎坷人生。

老人已经逝世近20年,但他的音容笑貌、倔强性格依然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不时地涌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无限怀念。时至今日,我仿佛依稀看到他挥舞大刀砍杀日本鬼子的威武身影;父亲口述往事时的神态或言传身教的情景,恍如昨日,令人感慨万千。在举国庆祝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我把与父亲相处时的点滴往事追忆成篇,藉此寄托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卸甲归来

1909年11月27日(农历十月十五),父亲李文成出生在河南省鄢陵县张桥镇北小王庄一个贫寒农家。父亲三岁时,曾祖父打麦工累死他乡,六年后,祖母又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改嫁。自此,10岁的父亲与年迈的曾祖母相依为命,饥一顿、饱一顿地苦熬日子,度过了泪水拌着酸辛苦涩的少年时代。1928年4月的一天,父亲卖了家里仅有的一口小缸和一件破棉袄,到鄢陵县城去交“公粮”,正遇上冯玉祥的西北军在此设点招兵。为了混口饭吃,19岁的父亲李文成毅然只身弃家入伍。

父亲当兵时,没有来得及回家告诉自己的曾祖母,他把手中的钱交给同村的人,就跟部队走了。戎马生活是苦不堪言的,可对他这个吃惯了苦的农家孩子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情趣。此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匪盗蜂起,父亲不懂得什么政治,只知道“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他跟着部队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几乎每日每时都和枪声、炮声、厮杀声作伴。开封、洛阳、西安、兰州、嘉峪关……从中原大地到莽莽秦川,从西北边塞到北国荒原,几乎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几回回出生入死,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想念着家乡,牵挂着自己年迈的祖母……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妄图逐步吞并全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怒潮。父亲所在的西北军29军全体将士,在爱国将领宋哲元、冯志安等率领下,坚决举起抗日义旗。父亲参加了29军的大刀队,在长城保卫战喜峰口战役中勇立战功。后来,我父亲的部队守护宛平县卢沟桥,他当时是守卫铁路大桥的三营十一连二排排长。“七•七事变”当天,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日军的进攻,战斗异常激烈,我军顽强抵抗日军的疯狂进攻,数次击退了日军的冲锋。

卢沟桥抗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也是中国历史大事件。从卢沟桥撤出后,父亲被提拔为连长,奉命增援台儿庄,在台儿庄南平集一带阻击日军的增援部队。台儿庄大战结束后,父亲又随部队调往湖北荆门、钟祥一带,参加了保卫大武汉战役。后来,父亲在一次与日军作战时,为掩护战友撤退,不幸中了日军施放的毒气弹,导致左眼失明。

休养一段时间后,父亲重上战场,于1940年5月参加了襄河保卫战,在枪林弹雨中,父亲九死一生,身上多处负伤。

1945年8月,日本天皇昭告天下,日军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宣告结束。9月,部队集结休整,父亲思乡之念强烈,他已经离家18年之久。部队在安徽六安驻扎期间,我村的王贵良一家逃荒到部队找到了我父亲,父亲热情款待他们一家。言谈之间,他们介绍了老家河南连年旱灾,老百姓生活困难,父亲听了,十分挂念家乡,想念自己的老祖母。这时,父亲已是浑身多处受伤,强烈的思乡之情让他彻夜难眠。部队18年的战火熏陶,18年的思乡情怀,让他对家乡多了一份牵挂。此时,部队正在休整,国共双方正在和谈,安静的军旅生活反倒使他生出了探家的念想。在做出抉择后,他决意回乡探望年迈的祖母。由于家境贫寒,音信阻隔,父亲回到老家时,孤苦伶仃的祖母早已离开了人世。祖孙两代阴阳两隔,父亲痛不欲生。

我家宅院在村子东头,父亲带着妻儿回到家中,收拾自家的破屋陋室,整理自家的门户,祭拜祖母和父亲的坟墓,就用砖块支起了煮饭的锅灶,度过了三个月的乡村生活,安静而充实。

1946年初春,父亲突然接到安营长的信函,拆开一看,是催促他迅速归队的。当时,父亲的腿伤尚未痊愈,不宜做剧烈运动,更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部队训练,便依此理由推托迟迟不肯归队。后来,安营长再次发来紧急信件,敦促他到指定地点报到,部队要向东北开拔。但是,几个月来安静的农家生活,熟悉的田园故土,已让他心生眷恋,热土难离啊!

此时,国共两党正在和谈,国民党军队调动频繁,战争形势咄咄逼人,加之国共两党的摩擦不断,战争密云越来越浓。父亲是一个农家的孩子,农家孩子也有自己的判断。他凭着自己朴素的情感和认知,觉得好男儿保家卫国是天职,抗击日本的侵略是血性男儿的本色,可如今让中国人打中国人,那就好像似弟兄俩打架,虽然打的头破血流,可那就是自损自伤的事情,实在不值当啊。

所以,父亲谢绝了上司的召唤,放弃了自己在部队的军衔待遇,决意留在家乡,守护自己的家园,守护自家的老宅。

从此,守卫卢沟桥铁路大桥的抗战军人,征战在抗日战场八年之久的铁血战士,掸去了一身征尘,卸去了血染的战衣,在家乡的土地上安心做一个种植农桑的庄稼汉。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