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发言稿 > 正文

领导对照党性原则看理想信念牢不牢发言稿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3 08:08:07 

同志们:

按照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大同市委书记丰立强结合本市工作实际和自己的学习思考,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党的群众路线以及干部的能力修养问题举办了专题党课,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教育,增进思想认同,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工作实践。党课上,丰立祥提出三个问题与大家分享、交流。

第一个问题:讲一讲如何增强政治意识,加强党性锻炼,从思想深处认识和坚定理想信念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政治意识这个概念。政治意识就是政治信仰、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是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党员干部作出正确判断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党多次提出和强调要防范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种危险的存在,普遍存在于我市各级领导干部中,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缺乏信心,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放松自我修养的提高,一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受西方价值观的严重影响,常常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上纠缠不清,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把共产党人的信仰情操置之脑后,不信马列信鬼神;宗旨意识淡薄。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一些党员离群众却越来越远,高高在上的问题十分严重;组织纪律松懈。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党员民主权利、群众民主权利不尊重,选人用人个人说了算,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屡禁不止;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作风漂浮,相互推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好做表面文章,精神萎靡不振,办事拖拖拉拉,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背离了党纲党章,而且严重危害了党的事业。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说到底,是与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牢固联系在一起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述了理想信念动摇是“四风”顽疾产生的思想根源之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是要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讲,首要的就是要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紧紧抓住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契机,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进先辈“四面镜子”,进行一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点的再学习、再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从而不断增进思想认同,筑牢思想防线。具体讲,就是要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加强理论修养,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植根于思想深处。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和精华,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应该讲,已经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因此,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植根于思想深处,真正成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需要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认识和把握它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物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四部分组成,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可以这样讲,如果唯物论是如何认识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的话,那么,辩证法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如何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比如,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必须坚持“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观点,因此,人民要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尊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比如,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运动发展的,是普遍联系的,是对立统一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形成了发展观、联系观、矛盾观和系统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学说的“老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即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这些理论从两极思维中解放出来,树立了系统辩证的思想,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形成了诸如统筹兼顾的方法、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特别是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更是贯穿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比如前后三十年的总结,比如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比如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等,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好。再比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这也就为我们党新时期为什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为什么坚持*等基本路线提供了客观依据。总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我们要抓住几个重要观点,即实践第一的观点,发展联系的观点,矛盾运动的观点,系统辩证的观点,真正做到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

二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信念绝不是看不见摸不着、可有可无的东西。回望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的国家重回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于一叶扁舟上的只有几十人的小党,成长为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中华民族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转变,根本的一条就是依靠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胡锦涛同志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对理想信念坚贞不渝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更是用“精神上的‘钙’”“革命理想高于天”“软骨病”“金刚不坏之身”“总开关”这样的词句和“六个是否”,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步入新时期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们共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就需要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始终坚持*、*和*制度“三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强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学习党的历史,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人民群众的表率。

三是要强化党员意识,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党员有党员意识,不言自明,这应该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认识,是党员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党员意识淡薄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认真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每一个党员树立强烈的党员意识,对照党章明确自己的政治责任。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做到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特别是以党章规定党员的八条义务为基本依据,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增强自己的党员意识。强化党员意识,必须强化党员服务群众意识。《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强化党员意识,必须强化党员的纪律意识。《党章》规定,“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党员义务之一。作为合格的党员,必须严守党的纪律,增强组织观念,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服从组织决定,维护团结和统一,反对自由主义、宗派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对干扰党的基本路线、危害党和人民事业的思想和行为,要坚决斗争;对损害国家基本原则的行为要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强化党员意识,必须强化党内民主意识。《党章》指出,“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当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搞“一言堂”,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清除各种陈旧落后的观念,及时发现和纠正缺点不足,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免疫力,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强化党员意识,必须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党章》规定,党员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每个党员都要自觉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奋发进取,兢兢业业,敢于奉献。我们评选的十名“最美共产党员”和十名“最美基层党支部书记”,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光荣本色,这就是我们的学习标杆。

第二个问题:讲一讲如何增强宗旨意识,树牢群众观点,从内在动力上认识和加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同样还要明确什么是宗旨这个基本概念。宗旨就是主导思想、主要旨趣,就是主要目的和意图。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在理论上确认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在实践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并在90多年的奋斗中,把群众观点贯彻和运用到具体实践,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党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因此,群众路线不仅是一种政治立场和理论创造,而且是一种价值理念和思想方法,它浸透于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各个方面,成为了党的生命线和工作路线,成为共产党人的永恒信念。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历史渊源、理论体系、现实背景三个方面来领会。从历史渊源上看,群众路线是对党的建设光荣传统的宣示与重申。纵观古今,凡开明盛世,其“盛”的重要原因,便是官民和谐以及自上而下大多官吏的正派清廉之风。再观我们党90多年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不断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历史,是一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历史。我们党明确提出“群众路线”这个概念,是在1929年中共中央给转战赣南、闽西的红四军前委的“九月来信”中表述的,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采用了这个概念。在艰苦卓绝、风云变幻的战争时期,我们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红旗不倒。解放后,毛泽东同志有个人民就是“上帝”的故事,讲的是他有次在调研过程中问身边的陪同干部:“你们信不信‘上帝’?”大家鸦雀无声。毛泽东对大家说:“你们不信,我信!”大家惊呆了,没人敢吱声。毛泽东看看大家,深情地说:“这个‘上帝’就是人民,谁惹怒了‘上帝’,‘上帝’是不留情面的,他必定垮台!”1945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所作《论党》的报告中,把群众观点的内涵概括为四条: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历史风云变幻,政坛党派流转,我们党没有衰、没有倒,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有牢固的人民群众根基,有坚定的人民群众立场。实践已经证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从理论建设上看,群众路线是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和伟大创造,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群众路线思想作为我党一个多层面的伟大创造,在1943年毛泽东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他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升华为“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过程,赋予了群众路线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一大飞跃。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重新概括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时,将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一起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党的思想理论也在发展。十八大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对*作了新的界定。这样,群众路线思想,毫无疑问地成为*活的灵魂。

从现实背景上看,群众路线是顺应党的建设发展形势的关键之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昭示我们,如果有什么能把我们的事业毁掉,脱离群众必定是罪恶之源。苏共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战胜了德国法西斯,而接近2000万名党员时却亡了党。其重要原因就是苏共与人民群众相悖,成了少数富人和官僚的代表。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党的群众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转型所导致的社会利益与诉求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党的群众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如何用中国梦凝聚改革共识,夯实发展动力成为新时期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命题。另一方面,群众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党统筹协调群众利益关系的难度在加大,一些党员和干部不能很好地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党性原则,在思想意识和决策办事上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特别是社会矛盾凸显期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极端案件,往往有群众工作或缺位软弱、或简单粗暴的原因。*强调,必须深入研究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因此,确保权力运行符合人民期待,如何实现党的发展目标,成为此次教育实践活动需要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要做到“三个始终”。一是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站稳群众立场,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年我们提出和出台了许多非常明确的战略部署、思路举措和政策意见,比如在城市建设和古城修复保护上,就是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正确决策,是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的。因此,在决策谋划和执行过程中,必须从是不是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不是把人民群众放在中心位置这个基点上看问题,解决问题,这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政治立场的问题。二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围绕群众做工作。这些年来,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远离群众,有的党员干部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自我满足;有的不懂群众心理,不了解群众愿望,不会说群众语言,特别是在网络新媒体时代,缺乏宣传发动和耐心解释,缺乏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在网络上要么失声、要么失言,要么无语、要么雷语;有的干部创新意识不强,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有的患得患失,明哲保身,生怕出乱子、丢位子,缺乏敏感性,不敢主动承担责任;有的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回应群众不够,没有做到第一时间应对处置,没有做到一切为群众着想。因此,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我们创新开展的“高考知识网五解”主题实践活动和“三亮三服务一奉献”党员进社区活动,就是要走进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始终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尺。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求我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眼下,能否实实在在解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问题,解决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房屋征收等方面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解决与民争利和利益诉求的问题,这不仅是检验我们干部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我们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讲一讲如何增强危机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从工作方法和要求上认识和提高领导能力修养的问题

*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什么是底线思维,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看,“底线思维”最大的对立统一就是“底”与“顶”的有机结合,没有“守底”就难达其“顶”,而没有攀高也就无所谓“守底”,即“守乎其低而得乎其高”。从实践意义上讲,“底线思维”是执政者问题意识、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符合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科学思维方法,它要求做最坏的打算,追求最好的结果。当今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牢牢守护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底线”,这个“底”就是整个国家的凝聚力、整个民族的团结、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广大民众的安居乐业,也可以说,这就是我们运用“底线思维”必须首先考虑的最大的“底”,即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生存发展进程中,是始终强调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问题意识的,比如孟子提到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老子阐述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等,都是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的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进京赶考”的问题,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不止一次地强调,我们搞*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决不能掉以轻心。强调,“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在前几天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又特别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的精辟论述,充分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战略清醒、应对挑战的战略定力,是更稳重,更清醒,更自信的表现,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切中干事创业的要害,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行为的守则,履职的保障。

因此,全面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各级领导干部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具体要做到“五个强化”:

一是要强化发展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市正处于爬坡过坎、负重赶超的攻坚阶段,正处于加速发展、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发展不快是我们的最大问题,我们必须要正视差距,变差距为压力,变差距为动力,按照“争先进位,负重赶超”的总要求,以更宽广的视野思考发展,催生出集中精力抓发展、一心一意谋跨越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随着“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全面铺开,随着“一三四十”总体部署的逐步落实,大同的潜力是巨大的,发展前景也是美好的,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明确目标,明确重点,聚焦优势,聚焦产业,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发展提升实力,通过发展鼓舞士气,通过发展凝聚人心,发展质量就会越来越好,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是要强化问题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就是要能够直面事实、正视困难,保持清醒头脑,客观分析,着力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主观臆断、唯我独尊,拍脑袋决策、凭经验办事,势必会做出一些违背经济规律、违背社会原则、让老百姓不满意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搞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这样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得不到群众的赞许和认可。这就要求我们在看问题、做决策时,不能“一点论”,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牢记“四条底线”,即发展的底线、生态的底线、安全的底线和廉洁的底线。

三是要强化创新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事业发展的动力。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我们的转型综改进入攻坚阶段,拥有着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如何抓住机遇寻求突破,解决瓶颈问题,解决创新驱动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了。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党员干部再不能安于现状、因袭前人,僵化保守、一成不变,做着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的事情了。因此,强化创新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就是要更新观念,利用好市场的优势,就是要突破思维,激发改革发展的活力,就是要深入实践,寻找发现问题,就是要学会借鉴,提高自我创新的能力,就是要先行先试,发挥比较优势和要素优势,做到综改试验区建设与大同市实际相结合。

四是要强化担当意识,提高履职能力。勇于担当是考量执行力的重要标尺。将“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敢于担当既是党性要求,也是政治品格,既是政治素质、胸怀修为问题,也是工作能力问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尽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当前,我市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快、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县域经济滞后的问题,扶贫开发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地方债务问题,城乡居民收入不高的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的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而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又在于有强有力的责任担当。因此,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勇于担当就是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等未知领域,牢记自身承担的使命和责任,不瞻前顾后,敢锐意前行;就是要注重能力锻炼,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要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不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善于弥补过失,始终胸怀大志;就是要在艰巨任务面前,不逃避、敢直面,能够放下一己之私,抛开个人名利,乐于牺牲奉献。

五是要强化廉政意识,加强作风建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防治因腐败而导致的“政治安全风险”问题,一直是党的领导人的关切重点和思考主题。毛泽东曾告诫全党:腐败现象是*社会的一个基本乱源,轻则引起群众的反对和不满,重则引起“第二次革命”,造成干部“霸王别姬”、党和国家改变颜色的局面。邓小平警示大家: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更是反复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他用社会毒瘤、生死存亡、亡党亡国、严峻复杂、不堪设想这样的词,就是要求全党深刻认识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历史教训,下最大气力解决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做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就是要常修为政之德,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做到政治上清醒,生活上清廉,经济上清白,把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把更多力气使在多谋富民之策、恪守为民之责、专办利民之事上。就是要常思贪欲之害,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以典型的腐败案例警示自己,坚持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淡泊名利,始终做到心莫贪,手莫伸;时刻警惕“糖衣炮弹”、“酒绿灯红”、“感情投资”的攻击,不断检点自己每天的言行,不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要常怀律己之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高品位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党的严格纪律约束自己,让人民群众监督自己,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范文2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和深化,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所以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就在于修身是起始、是前提、是基础、是根本,是一生的必修课。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将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做官为民的根本遵循和行为准则,从严要求,以上率下,注重实效,以一贯之地贯穿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一、深入领会严以修身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六个关系”

“严以修身”作为“三严之首”,着重强调从严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筑牢理想信念的坚实基础,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修身做人的标准。“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放在首位,可见修身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前提。严以修身,严在理想信念。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对党员干部来说,修身做人就是要做优秀的共产党员,做社会的先进分子。正确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就把牢了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保持政治定力,始终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铭刻于心、贯彻于行。以理论修养为前提,以政治修养,以作风修养为关键,以纪律修养为保证,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学习和修养的关系。曾经说过,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爱读书是态度问题,读好书是内容问题,善读书是方法问题。对领导干部来说,不爱学习,不愿学习,不想学习,从大处讲,就不能打牢思想防线,难以坚定政治立场;从小处讲,就会缺乏修养,缺少道德,做人没底线,做事没规矩,说话没分寸,甚至狂妄自大。因此,自己多读书、勤学习,从中获取知识,获取做官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除县委中心组、法院组织学习外,自己坚持每天学习一个小时以上。二是正确认识做人和做官的关系。古人讲: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所以中央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自己坚持做到以正为先,以民为本,以纪为则,时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诚实态度,把立德与立行统一起来,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三是正确认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说:想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奉献与索取,说到底是做人做事的基线问题。因此,自己在名利问题上不斤斤计较,不把个人利益、物质利益看得太重,不为求变相补偿而以权谋私。四是正确认识人情和原则的关系。自觉抵制庸俗关系学,正确对待人情,做到讲人情不能错位,讲人情不丢党性,坚持党性,坚持原则,谨慎相处,不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尤其是在选人用人、案件处理等方面,更是如此。五是正确认识权利和责任的关系。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以身作则,正确履职,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六是正确认识自律和他律的关系。俗话讲,物必自腐而后虫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自知如何不犯错误,个人的自律尤为重要,关键是要做到慎思、慎独、慎初、慎欲,能够经得起诱惑,守得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政治素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在改进作风中强化党性锤炼,在锤炼党性中推进作风转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关于从严治党的要求上来,真正使自己的作风严起来、实起来。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要坚持党性至上这个硬标准。最重要的就是要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作风修养。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不断要求自己,做到心中有党,才能始终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不随波逐流,永远与党同心同德,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政绩观,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保持坚强纯洁的党性,真正使守纪律、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第二,坚决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深刻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现在,社会上一些人理想信念根基不牢、对党忠诚的信念逐渐淡化、忘记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这些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思想偏差,说到底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没有拧紧,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只有崇高的理想,才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眼界就宽、心胸就开阔,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境时不消沉不动摇,才能经受多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制多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三、注重道德修养,保持高尚情操

德是立身之本、为政之要。德为官员之魂,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从政环境的高度,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努力用道德力量来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一是常修公仆之德。党的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这不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要求。把公仆意识渗透到执政观、利益观、权力观中,保持一颗公仆心、一份公仆情,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一种待遇。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群众观点,扎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像杨震那样“和自己过不去”,学会管住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以党纪国法约束自己,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取不义之财,不拿不法之物,不去不净之地,不交不正之友,净化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娱乐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是常修担当之德。“大事难事看担当。”对工作、事业、任务、困难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这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所在,责任所系,也是官德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能只想当领导,不想干事情;不能只想揽权,不想担责。不能遇到矛盾就躲,见了问题就推;更不能自己履职不到位,出了问题不担责,而把责任推给基层,推给他人。

四、弘扬革命传统,当好红色传人

延安精神是党员干部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应该因时代变迁而被遗忘,现在的党员干部生活条件与“延安时期”相比是十分优越,但切不可忘记作为基层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时不时补一补精神上的“钙”。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基石,只有实事求是、务实重干、求真务实,才能令人心悦诚服引领一方发展。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内容。作为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绝不能丢,要时刻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道理,树立起正确的苦乐观,把艰苦奋斗换来的豪情伟业当作人生的快乐,把历尽磨难赢得的尊重当作自己莫大的幸福。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时刻牢记“四大考验”,始终警惕“四大危险”,坚决反对“四风”,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俭养德,以俭戒奢,以俭防腐,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主旨。郑板桥曾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中鲜明提出,领导干部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在办公室里谈群众,在文件中解民忧,而是以实际行动扎根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走群众路线,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我们应该常怀为人民服务之心,常尽为人民服务之责,常做为人民服务之事。

习老精神是全党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宝贵财富。要将习老精神作为永不褪色的精神符号,从自己做起,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努力方向,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决策取向,做到思想上爱民、作风上亲民、决策上为民、发展上惠民。

我们党员干部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及习老精神,深刻领会延安精神和习老精神实质,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树牢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增强群众感情,解决群众困难。同时要从延安精神及习老精神中汲取营养,接受革命精神洗礼,自觉当好红色传人。

五、把修身之本体现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

只有严以修身,才能严格律己用权,才能扎实谋事创业做人。严以修身不能只严在嘴巴上、写在文件上,更要落实到法院各项工作中,贯彻到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人民陪审员管理改革之中,贯彻到涉法涉诉依法终结等司法体制各项改革之中。

修信仰之魂,做忠诚于党的带头人。牢牢把握政治定力,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自觉把理想信念落实到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来,在克服现实困难、解决实践问题中筑牢信念根基、校正思想准星、砥砺意志品质。

修理论之基,做头脑清醒的明白人。突出抓好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坚持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切实做到真学之、深信之、感悟之、笃行之。

修守纪之根,做纪律规矩的践行人。自觉与*保持政治同心、思想同向、行动同步,坚持用纪律和规矩的尺子衡量自己的行为,为法官干警做遵守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的带头人。

修团结之功,做同舟共济的正派人。工作中,与班子成员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支持中增进团结,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做团结的标杆,与班子成员一起努力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

修担当之责,做勤政务实的有为人。始终把干事创业谋发展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把司法体制改革的历史重任扛在肩上,把人民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带领广大法官干警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再创新辉煌。

修清廉之风,做堂堂正正的清白人。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修养心灵、管住手脚、管住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立好制度,着力解决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问题。

自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当自觉地把严以修身作为为官做人的基本原则,作为为官用权的警示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牢牢把握严以修身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居安思危,努力使其成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确行使手中权力,视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做一个老实的、本份的人民公仆,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最佳的成绩,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