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观后感大全 > 正文

电影疯狂动物城观后感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25 11:57:35 

随着《疯狂动物城》在全球火热上映,许多地方掀起了“疯狂动物城风潮”,影迷们纷纷在生活中寻找《疯狂动物城》的影子,甚至直接亲身上阵coseplay动物明星们,画师们自然也不甘人后,脑补各种剧情出来满足影迷们的期待。下面是高考知识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2016电影《疯狂动物城》观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2016电影《疯狂动物城》观后感1

兔子朱迪渴望在疯狂动物城中当一名警察,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为了世界的更加美好而持之以恒地努力超越自己,它个头娇小,在狮子、河马、大象等同校警员的训练中常常被训导员无情宣判“阵亡”在一次又一次的演习中,但兔子朱迪凭着一腔热情和百折不挠的勇气以及匠心独运的智慧超越了警校所有学员而一跃成为最优秀的预备警察。绵羊副市长为它亲自戴上奖章,狮子市长在万众瞩目的大会上亲自表彰了它,朱迪满心欢喜,在父母喋喋不休的充满关爱的祝福声中离开兔子窝,坐上火车,向它的理想之城-----动物城驶去,由此开启了朱迪的寻梦之旅。这是3D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情节片段,由著名动画公司迪士尼出品的第55部电影,影片承载迪士尼亘古不变的风格------喜剧、温情、唯美、音乐风等一系列正能量元素的完美融合。因为至始至终秉承着“为全世界带来欢乐”的理念,所以迪士尼推出的电影几乎没有一部负能量,全是正能量十足的动人精品。不错,迪士尼出品,必属精品。这部《疯狂动物城》亦复如是。

也许有人会说迪士尼出品的动画大多过于低幼,剧情也过于简单,但实际上,简单恰恰是人生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正如《道德经》中所说的大道至简、大盈若缺一样,迪士尼动画所宣扬的思想理念恰恰是全人类一脉相承的共同价值理念,而这些至宝般的价值理念又几乎全部蕴藏在被普通人嗤之以鼻的每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儿童是这些可贵思想的生动形象化呈现,不过可惜的是,仅仅止于儿童。成年人的心思太复杂,因而也就离真理越来越远,当然也就越活越痛苦,越活越疲惫了。

《疯狂动物城》在画面风格上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令人啧啧称赞自是不必赘述,因为这本是迪士尼的强项,但《疯狂动物城》最成功的地方却偏偏是迪士尼以往的弱项-----情节,尤为令观众出乎意料,喜出望外。比起《冰雪奇缘》音乐风的“泛滥成灾”,这次《疯狂动物城》在音乐风的比例的运用上做了大刀阔斧的调整,音乐风恰如其分的弱化有效加强了影片故事情节的严丝合缝、卒章显志。简单的说,《疯狂动物城》讲述了一个体系完整、节奏紧凑、基调欢快、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正能量故事。其中,侦探悬疑元素的有机榫入无形中提升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而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与生俱来的敌对因子的化解则映射了一种人类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敌对矛盾冲突不断的理想教化,这种深藏其中的理想教化自然提升了影片的格调,升华了影片的境界和思想内涵,不单单是善与恶的较量,美与丑的对决,而是为之人类的最高理想-----大同世界而携手并进,众志成城。所以,《疯狂动物城》在给儿童带来笑料不断的同时,亦是大人们反躬自省的精神宝典。

影片的开头就以舞台剧的方式讲述了动物城形成的前世因缘-----即动物们在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文明和礼仪,食肉动物不再食肉褪去野蛮的外衣变得和食草动物一样温驯善良可爱讨人喜欢并也开始穿衣打扮建设高楼大厦发展科技文明,标志着动物种群之间隔阂的化解,乌托邦意味的动物都市-----动物城就此诞生了。但我们在看完影片后才发现,动物城并非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乌托邦,它只是外表欣欣向荣一派美好实则存在各种问题各种犯罪活动的豪华都市。很像美国的纽约和中国的上海或者其他国家的繁华都市。走私贩、骗子、黑帮、小偷潜伏在城市的周郊,种族歧视、明争暗斗、各怀鬼胎等鬼蜮伎俩层出不穷,傲慢、偏见让人叹惋,误会、友善、不离不弃则让人感动。

谁会想到最狡猾的狐狸却拥有最真诚的胸怀,最温驯的绵羊却拥有最邪恶的手段,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偏见和误会像一种可怕的瘟疫迅速燃烧、传染,让狐狸一族背上了永世都难以洗脱的狡猾和不被信任的坏名声。这就像人类社会中对某一种族和某一国家存在的既定偏见和误会一样,让人痛心疾首却无能为力。狐狸尼克并不甘心做一个靠打法律擦边球来行走江湖的混混,它的理想是和兔子朱迪一样当一名保卫城市的警察,它聪明细心,本质不坏,只因小时候被同学误会欺辱才导致不思进取、不忿周遭、沦落至此,兔子朱迪用兔子特有的“狡诈”控制了狐狸尼克,使它被迫与自己一道调查案件以使自己顺利坐稳警察之位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一起调查冒险的过程中,兔子朱迪的积极、乐观、善良、乐于助人、永不放弃的美好品质打动了狐狸尼克,尼克本性的真诚和与生俱来的智慧也在冒险中曝露无疑,二人渐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一对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和独一无二的完美搭档,直到联手破获并揭开了“午夜嚎叫”促使动物发疯的谜底,狐狸尼克也实现了自己久违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警察。

《Tryeverything》,努力去做每一件事,在生活中,在阳光熠熠的日子里,或在乌云密布的坏天气,都没关系,因为那些艰难的糟糕的事,都有自行化解的秘密,这秘密就是------try,努力!永不放弃!乐观,积极!心存善意!

2016电影《疯狂动物城》观后感2

《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影业出品的一部3d动画片,该动画片讲述了一个动物和平相处的城市,兔子朱迪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儿时的梦想,成为动物城一名警察的故事。有人说,动画片是属于小朋友看的,然而《疯狂动物城》这部动画影片受到了不同年龄阶段人的好评。而自己在观看之前,也早已被各种社交网站刷屏。

该片的人物如其电影名字,都是动物,有犀牛,山羊,兔子,狐狸,水牛,猎豹等,而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是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兔子朱迪从小酒梦想成为一名警察,却受到各种嘲笑,并认为兔子朱迪是痴人说梦。朱迪为了证明自己,最后成为了动物城的第一位兔子警官。果然,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理想和现实相比,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就如兔子朱迪,它梦想成为一名警察,可现实却遭到了大家的嘲笑,就连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劝它回家种萝卜。朱迪伟了证明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警校比谁都努力,刻苦,最后成为了动物城的第一位兔子警察。兔子朱迪的努力,从动画的渠道,来告诉观看影片的我们,纵然现实再残酷,只要自己努力,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兔子朱迪就职后,为了证明自己能力,侦破了一桩神秘的案件。在破案中,认识到了狐狸尼克。在许多人看来,包括影片中所有的动物角色,都觉得狐狸天性狡猾,不可相信,可是狐狸尼克帮助了兔子朱迪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侦破了这桩神秘的案件。在这个过程中,狐狸尼克和兔子朱迪发生过争吵,兔子朱迪还是选择了相信狐狸尼克,狐狸尼克最后也当上了第一位狐狸警察。兔子和狐狸角色的对立,难道不就是代表着种族对立吗?可无论是兔子和狐狸,他们都是平等的。这部影片只是将人换成了动物,这也表现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肤色还是种族不同。

《疯狂动物城》不单是角色设定特别,就连其城市也是动物的不同属性的来划分区域。有热带雨林,沙漠,冰川,还有着小型动物生活的城市。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吃喝玩乐都和人类无所差别。

这部影片带给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小朋友会觉得动物可爱,看着开心。年龄大一点的观影者则会从每个故事背后发现不同的人生道理,老少皆宜的一部影片,不愧是迪士尼影业出品的一部好电影。

2016电影《疯狂动物城》观后感3

三月春季档上映了一部由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在这座完全抹杀掉人类存在的动物城里,高度拟人化的动物便代表着人类本身。小朋友能自鲜活生动的动物群像中收获欢乐,成人亦可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主题及厚重的内涵,继而引发沉思。

故事围绕一座动物大都市展开,在其间,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和谐共存,相处融洽。不料和平局面在一夕之间变得岌岌可危,整座城市濒临分崩离析……

然而故事并不止于此,更深层次的蕴意逐渐浮出。矛盾冲突源自恐惧,而恐惧的表象之下,埋藏着成见与无知。

影片中有一幕,当一个老虎在地铁落座时,坐在隔壁的兔妈妈连忙将身边的小兔揽入臂弯,满怀戒备,而面容和悦的老虎犹浑然不觉,看来尤其令人心酸不已。动物世界即是人类社会的投射,类似桥段在影视作品中很常见:一位身材壮硕的黑人步入电梯,其间的白人女性立刻陷入紧张不安,甚至提前下去。

人们总会对陌生未知的事物产生恐惧,从布鲁诺因地心说被送上焚烧台,到对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妖魔化边缘化,从影视作品对反派人物丑化矮化的脸谱化塑造,到对婚姻平权理念的抵制,由偏见和歧视所导向的行为与精神的双重暴力形成于固步自封、抱残守缺的思维定式中。因不了解,所以恐惧,进而排斥。凡事不应囿于先入为主的既定思维,抑或自以为是的固有观念,昔时伽利略站上比萨斜塔验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以挑战被视为真理化身的先贤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给放弃独立思考能力,一味盲从所谓权威的人们很好的教训。可惯于被灌输,由此思想固化,从而拒绝吐故纳新的思维模式依然存在。

对多样性、百花齐放的包容,是文明的体现;对异见者、一家之言的尊重,是进步的表征。文明的社会,理应是复调的,而非异口同声;进步的国家,更当是多元化,而非大搞一言堂。作为个体,组成集体的最小单位,我们每个人均应跳出僵死教条的拘泥局限,让理性与求真占据主导,培养分析、判断、辨别能力,具备独立思维,不跟风,不盲从,不迷信,不人云亦云、不求甚解。即使无法一蹴而就,先明晰出平等的认知,树立起思辨的意识亦属大有所得,倘能如此,也不枉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感悟了。

2016电影《疯狂动物城》观后感4

71年前,乔治?奥威尔用一部《动物庄园》隐喻了人类社会里*集权统治(苏联)的建立,1954年就被改编成了动画电影在影院上映??《动物庄园》是英国影史上第一部影院动画长片,后来更是多次被搬上大银幕。

71年后,迪士尼用一部《疯狂动物城》重新隐喻了当下的美国社会??你不得不叹服于《疯狂动物城》的寓教于乐,迪士尼当然是来拍商业片赚钱的,也没有证据证明主创人员要在影片里夹带什么政治理想\社会情怀的私货,但《疯狂动物城》就是这样饱蘸美国社会现实的宏大背景,又落脚在老少咸宜的可爱动画中。

《动物庄园》塑造的是一个典型的“反乌托邦”(在此暂不区分“敌托邦”、“异托邦”和“反乌托邦”),那个被猪窃取了领导权的农场,就是现实中人类集权统治建立后的暗黑童话式写照;而《疯狂动物城》则截然相反,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个现代乌托邦社会(英文片名Zootopia就是“动物园”Zoo和“乌托邦”Utopia两个单词的结合),从政治光谱上来说,我们甚至可以断言《疯狂动物城》就是《动物农庄》的反义词(关于乔治?奥威尔的民主*倾向姑且不做辨析,此处仅指大略)。

《疯狂动物园》的乌托邦是哪里?就是美国。迪士尼本来就是一个美式乌托邦的文化营造者,而对于现代宪政社会中的居民来说,美国早就是真正的乌托邦,这根本不需要迪士尼营造??譬如法国人很早就承认这一点,当年托克维尔去美国穷游后回来发帖就这么说,后来鲍德里亚去美国公款吃喝,也撂下一句狠话:美国是“实现了的乌托邦”。

《疯狂动物城》正是用赏心悦目又充满音乐动感的动画场景图解了美国社会的乌托邦说明书??音乐动感很重要,以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式动画片有浓厚的音乐\歌舞片血缘,《疯狂动物城》在这一点上甚至隐约露出几分“幻想曲”的美妙身影。

兔子朱迪是个乡下农场的女孩??想想《动物农庄》,在不同的意义指涉下农场里的动物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内涵??从小时候起,她就开始扮演关于“疯狂动物城”是如何建立的儿童舞台剧。

不要小看这出萌态百出的儿童舞台剧,事实上,这出舞台剧所阐述的理念正是当下美国社会得以建立的基石,或者说,是一次童心版的“社会契约论”演示,也是一次当代宪政社会的发生学理念活剧??动物们去掉了野蛮的“动物性”,(依循着契约精神)共同来到“动物乌托邦”(疯狂动物城),几乎建立起一个大同世界。

动画片里展现的“动物城”实在是太美好了,美好到几乎让人相信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有了几分道理。这里也有犯罪,也有官僚主义,也有不公平现象,但总的来说,不论你是何种肤色、性别、性取向??外表、习性各异的动物显然是最好的隐喻??只要你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获取相应的回报。

这是活脱脱的“美国梦”写照,那个流光溢彩富丽堂皇高耸入云的“疯狂动物城”,也正是乡下兔子朱迪的儿时梦想??看来城乡差别在美国也是切实存在的,这一点到跟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中国不无相似。

“疯狂动物城”到处是“政治正确”的莺歌燕舞,起码从基础设施上看,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长颈鹿,还是矮胖敦实的啮齿动物,在乘坐交通工具、购买公共服务甚至日常消费时,都不会有任何不适,总有相应的设施、尺码符合你的要求。

不由得想起前两年ABC热播的喜剧《外星邻居》,一群外星人来移民到白人社区里,发生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而且那群外星人都长着黑人或者亚洲人的脸孔??显然,这是对当下美国移民问题的喜剧化反映,某种意义上,《疯狂动物城》就是用动物取代了《外星邻居》里的外星人而已,骨子里其实还是聚焦在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多元种族问题之上。

你甚至可以把兔子朱迪看成是一个移民??她从小生活在远离动物城的农场里,向往去动物城里做一名警察,从这个意义上说,朱迪的确是一名移民(为什么是女孩子?看看《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就明白了,现在想要挣美金,设置一个女一号比较靠谱)。

但是朱迪并没有给人以外来移民之感,这无疑是因为她的兔子身份??从片头一开始,“疯狂动物城”就在渲染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区别,而在动物城里,高达90%的居民都是食草动物,这自然使得朱迪与动物城的主流居民有了同种之感??折射进现实,就可以说朱迪是只白人、基督教兔子,当然这么说在美国绝对政治不正确,连奥斯卡没给黑人提名都被狂吐槽嘛。

不过这从画风和背景音乐上也能看出来,黑社会鼹鼠一出场就有着浓郁的南欧音乐风情,雨林里的豹又是典型的拉美气息??动物的不同来源自然会被观众与现实相联想,譬如报新闻的熊猫怎么可能不觉得是华人,鼹鼠老大一水儿的北极熊保镖又有扑面而来的俄罗斯打手即视感。

在追查案件的过程中,朱迪去了不同的街区,这几乎就是当下美国不同族裔聚居区的现实写照??估计是因为没有出现唐人街,所以中国观众感触没有那么明显。

有趣的是,作为警匪故事的《疯狂动物城》的幕后大阴谋居然是食草动物非法制造危机,意图诱发食肉动物的动物性,由此来制造恐慌并获取食草动物的大多数选票??这是一个相当高明的反派设计,一来在叙事上有翻转,二来也是直指美式民主的命门:民主,是为了防止多数人的暴政。

很多人一直习惯建构一组“暴虐的特权统治者”VS“道德高尚的普罗大众”的二元对立概念,并以此来确证民主的合法性,殊不知这只是一种民粹式的伪民主理念。某种意义上,这种思想跟跪舔统治者的奴才意识没什么分别??现代独裁者往往建立在民粹的暴政土壤之上,以“天子”恩威直达“万民”,其他阶层的有产者则分分钟处在被牺牲的地雷阵里,只要需要,他们随时会被拿出来献祭给“国家\人民”,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在一个满是“打土豪分田地”意识的民粹\独裁社会里,是断然不可能实现的。

正确的理念,应当是尽可能的包容并尊重差异性(某种程度上一个社会的民主程度正是由其包容程度来衡量的),食草动物在《疯狂动物城》里居于绝大多数,但它们也必须尊重食肉动物的合法权利(当然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这才是“动物乌托邦”的立邦之本(复杂的宪政原则在此取代了“一人一票”的简单多数决,可参照美国总统大选的办法)。

充分尊重每一个阶层、族群的差异性并保障他们的权利,然后在契约(法治)的基础上给所有人以个人发展的机会,由权利保障通向机会均等,这样的“疯狂动物城”难道还不是一个乌托邦?

至于被唤醒兽性的食肉动物,可以解读为凡是出现反人类行为的暴力攻击者,其实都是人性泯灭的结果(当然在《疯狂动物城》里“人性”被“社会化的动物性”所取代),在当下美国的政治语境中,很容易联想到ISIS等伊斯兰原教旨恐怖分子。

对和平的基督徒(食草动物)来说,伊斯兰教确实有某种与生俱来的暴力攻击性(食肉),这绝不是搞宗教攻击,而是实事求是的从宗教典籍、仪轨而言。伊斯兰教是在政教合一的体制下,随着阿拉伯半岛的战争过程诞生、传播的,其教义中有不少“外向”之处,这跟基督教、佛教的“出世”色彩截然不同。

伊斯兰教确实有很多与现代文明不融洽的地方,譬如要求女性素服头巾,不能暴露身体,而且一夫多妻,这些在很多伊斯兰国家是客观存在的。从当下世界的恐怖行径来看,伊斯兰教徒也在大众传媒中给人的印象最深??特别以ISIS为代表??由此将其看作是“疯狂动物城”里的“食肉动物”也不为过。

但是不能将“食肉动物”污名化,如果有个别食肉动物开始无差别攻击善良的食草动物(基督徒),那绝不能代表食肉动物的全体。在动物城强大的建城理念下,食草动物们相信能与它们和平相处??这是多么强大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人们限制自己的动物性,从而建设起互相依存的人类社会,这正是《疯狂动物城》的最深层逻辑。尊重差异,保护每一个个体的权利,时刻警惕以“多数人”为名作恶(如果片中的阴谋成功了,几乎就是希特勒通过魏玛宪政选举上台的翻版,食肉动物很容易被解读成是犹太人或布尔什维克的代表)。

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兔子朱迪能实现哪怕最微小的梦想,而城中的动物居民们最反感的官僚主义也无非就是车管所里慢腾腾的树懒??看看整日累得贼死的羊副市长,哪还有贪污受贿的机会?(在不同的社会体制和民众心态里,官僚主义的车管机构可能引发截然不同的后果。《疯狂动物城》里逗我们一笑,但在《蛮荒故事》里则引发了恐怖的血案)

当然,美式民主都是资产阶级的、虚伪的,我们的民主才是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

2016电影《疯狂动物城》观后感5

前两年有本纽约时报畅销小说,叫做《无声告白》,是一位叫伍绮诗的华裔女作家写的。

这是一个以悲剧开场的故事,它难得地以东方人特有的细腻笔触,描述了美国种族歧视这个问题,因此成为当年的畅销榜黑马。而作为在研究生课堂上必修美国多元文化的心理学毕业生,自然而然地就将它作为了睡前读物之一。

那个时候,每个晚上都读一些,然后看着这个悲伤的故事犹如一张细网慢慢铺展开。

有种无法抗拒的熟悉感一直萦绕,直到某一刻,故事与自己脑海中的记忆重合,然后让我崩溃到不能自己。

这个故事如此沉痛真实,以至于不再与我无关。因为它在我研究生阶段的时候,切切实实地就发生了在身边。那个最后同样逝去的生命,是我当时的一位同班同学。

如此相似的女孩,如此相似的人生热爱,如此相似的家庭背景与父母期冀,最后却是如此相似的悲剧。

《无声告白》的英文原书名叫做”EverythingINeverToldYou”。看的过程中我多次崩溃大哭,因为那时才明白,曾经那个在人前笑得如孩童般纯真、实际却在同抑郁症对抗的姑娘,哪怕当时已经有迹可循、却依旧对所有人隐藏了多少让人心碎的话语。

今天坐在电影院里,看这部叫做”Zootopia”的零差评动画片。

虽然之前大致知道了故事的来龙去脉,自己依旧看得津津有味。

撇开完美的动画效果与人物设置不说,片子本身就如同其他好莱坞动画一样,用最简单典型的剧情,讲述了最深刻的道理。

像兔子警察一样,每一个没到过Zootopia的人,都觉得这个地方充满希望与未来,能让一切都变得可能。

只要你有梦想,肯努力。

可是乌托邦不会真正存在,哪怕是这个梦想之城,也到处充满了能将梦想踩在脚下的艰险与挫折。

更不用说渗入骨髓的标签与歧视。

就如同美国,如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这依旧是一个关于标签与自我的故事。

也许是因为自己当时生活的地方是费城,学习的专业又是涵盖各种跨文化问题的心理与公共服务,并且实习的地点又是一个几乎见不到白人和亚裔的公立中学,于是跟很多留学生不一样,不管是从生活还是学习上,我都切切实实地感受着种族问题对美国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这个问题在美国的敏感性。

多年前出国留学还没像现在那样流行普遍,大家说起美国梦,无非是想到万恶资本主义的灯红酒绿,抑或是有梦就能实现的自由民主。

可是去过的人才知道,那些国内热门的社会话题,比如政府监督、贫富差距、权利、食品安全等,没有成为大洋彼岸的热门问题,也不过是因为它亦拥有此岸无法理解的社会话题。

你可以说是好与不好,但我更愿意说是社会差异。

标签基于社会差异而生,譬如黑人更可能犯罪、穆斯林更极端、犹太人更精明难搞、高加索人更冷漠,而东亚人可能少受一些困扰,也许仅仅是因为贴在东亚人身上的标签,尽是些“数学好”、“爱读书”、“够勤奋”之类的让人觉得对社会无害、却又让美国人觉得异常无趣的刻板印象。

狐狸说,从那一天之后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我永远,永远不会将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给他人;第二,假如别人永远都认为你就是那样的人,那我不如什么都不做。

有一次,我去电影院里看《奥林匹斯的陷落》,一部英雄主义新片,剧情老套,俗不可耐。就是这样一部毫无惊喜的动作片,电影院里的老美全程嗨爆,在主角被打时捂嘴吸冷气,在主角打人时人工添加助威声,在最后白宫被救时鼓掌大声欢呼。

出了电影院,我只能感慨:老美真是懂得如同通过电影放松自己啊。

仅仅如此吗?倘若这样的片子发生在国内,大约会被人抨击说:你看,国产片就是这样烂。

我想那一刻,我是嫉妒的,嫉妒他们可以那么放肆。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爱自己所爱,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英雄,并且并不觉得那有多不能理所当然。

当我觉得那样很愚蠢的时候,他们早就把愚蠢的定义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勇敢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推荐语

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没有那么坏,也都没有那么好。

假如我没有活成你想象中的样子,那我就只好说声抱歉。

因为你想象中的我,被贴满了标签的我,也不过是你的期待。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