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观后感大全 > 正文

阮元观后感精选精华篇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20 12:13:20 

篇一:2017年阮元观后感精选

阮元家庙及宅第,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毓贤街8号。建筑群坐北朝南。正门西墙嵌有“太傅文达阮公家庙”石匾,对面墙壁嵌有道光御赐“出门见禧”砖刻。内分中东西三路。

中路前两进为门厅,后一进为享堂,依次悬“阮元家庙”“克遵儒风”“忠孝节义”等匾额,有“鲁浙试文章,杜绝院棚关节;江湖种芦稻,筹开祭瞻章程”等楹联。东西两路建筑皆六进,前五进为族中子弟读书食宿之所,亦有阮元子孙作书房、琴室、宿舍等用。其中,东宅第墙上嵌有“官批阮氏义产章程”石刻。东宅第末一进为奉恩楼,曾是阮元珍藏御赐品所在;西宅第末一进为“隋文选楼”,楼上供奉曹宪、李善等“文选学”大师牌位,余屋皆作收藏书籍、碑帖和钟鼎彝器、石刻等用,今辟有展厅。

阮元家规家训

阮元一生勤勉,廉洁自律,有较高的威望和成就。这与他个人的才智与品行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阮氏一族的家风家教息息相关。

阮元家族并没有“治家格言”一类完整的家训文本,但阮元父亲阮承信及阮元本人都有许多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和诗句,构成了阮氏特有的“家训文化”,如“读书当明体达用,徒钻时艺无益也”“秋斋展卷一灯青,儿辈须教得此情”“男儿立志初生日,乳饱饴甘便要廉”“睦族敦亲尊祖训,尊贤敬老葆宗风”“眼前皆赤子,头上是青天”等。

这些家训以“孝悌、励志、务实、清廉”等理念,代代规范、教化着阮氏子孙,传承至今。

篇二:2017年阮元观后感精选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江苏扬州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充詹事,升内阁学士。外放历鲁、浙学政,浙、赣、豫巡抚,漕运、湖广、两广、云贵总督。入朝,拜体仁阁大学士。归田时授太保衔,晋加太傅。卒谥文达。有“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之美誉。

阮元在长期的仕宦生涯中,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不仅整理刊布了大量文化典籍,如《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经籍纂诂》《皇清经解》等,而且还撰写了诸多论著,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清史稿》称他:“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更称其为“领袖一世,实清代经学名臣最后一重镇”。

篇三:2017年阮元观后感精选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著名央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在与我关于古城保护对话采访时,问我作为阮元的子孙,家训是什么?怎样秉承?我说,听我父亲讲过,先祖阮公的家训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词:孝悌、励志、规约、清廉、务实。阮元家训虽然没有独立成文,但其次子阮福编辑有《?经室?训子文笔》。这本书从阮公著述中,爬梳整理,精摘慎选,颇有特点,里面的几则家风故事读来深受启发和教益。

第一、励儿读书立其志。先祖阮公通过苦读勤学才达致不凡成就,所以他对子弟的教育中也非常重视引导他们读书。嘉庆十六年(1811年)某秋夜,阮公听他的三个儿子读书,有感而发:“秋斋展卷一灯青,儿辈须教得此情。且向今宵探消息,东窗西户读书声。”诗中“灯青”指“青灯”,通常有“青灯黄卷”的说法,借指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比喻清苦的攻读生活。阮元以此教导儿辈要知晓读书的清苦,只有苦尽甘来,才能有所成就。为了坚定诸儿苦读意志,阮公特书楹联:“欢喜性生方嗜学,和平心定即修身”悬挂于塾中,以资鞭策。在阮公的循循善诱和辛勤培育下,阮公的几个儿子都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个个都有著述存世。其中次子阮福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问家,除撰有《孝经义疏》《两浙金石志补遗》《滇南金石录》外,还编有《文笔考》《楚中文笔》等25卷,实践了阮公对子弟“可不学八股,不可不学无术”的期许。幸喜的是励儿读书的家风,由我父亲传承给我们。读书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乐趣,使得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相关著作问世。

第二,《章程》规约寄予情。值得一提的是,阮公的叔父阮鸿按阮公旨意上报的《官批阮氏义产章程》,十六条中有三条与家中子弟读书相关,即一设家塾课子弟读书,一给子弟艺业费,一助族中考费。以《章程》的形式明确规定给子弟读书捐助费用,足见阮公的这份拳拳孺摹之情和对本族后辈的殷切期盼。在《官批阮氏义产章程》中,阮公还把对子弟的德行要求书于其中,如“家塾课族中子弟读书,如有行不端不孝不弟者,尊长传至祠庙分别惩处”;“子弟艺业之费,如浪用无存及博弈好饮滋事者,尊长传至祠庙分别责惩处置”。以此教化子孙清白家风不可败坏,世代相传。《官批阮氏义产章程》虽是一、二百年前的事,但其中的家规至今仍然管用。我经常告诫我的子孙:“我可以帮助你们完成学业,但你们必须铭记祖训,遵守礼法,修身养性,心无旁骛,专心致学,把自己锻炼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第三,自小清明做人廉。身为大儒的阮公训教子孙,不止于口,更是从身边细小的事做起。道光元年(1821)十月,时任两广总督的他代理两广盐政、广东巡抚、太平关税务、广东学政、粤海关税务长官,同时执掌六处官印,可谓官高爵显,实权在握。就在这月二十六日,阮公次子阮福生子,为阮公第四孙。同僚属下闻知总督大人又添儿孙之喜,纷纷奔走相告,前来送礼祝贺。阮公劝其免俗,贺礼一概拒绝。再说阮福添了儿子后,喜在脸上、爱在心上,左抱右拥乐此不疲。阮公担心他娇惯幼儿,次年在孙儿抓周当日,特意用红笺写了一首诗给他,表明对孙儿的殷切希望:“翡翠珊瑚列满盘,不教尔手亦相拈。男儿立志初生日,乳饱饴甘便要廉。”这是阮公对其所有子弟的告诫之语,希望他们从小知廉耻、养廉心,拒绝贪婪,这样长大后才能淡泊明志、行稳致远。

第四,以身示“孝”树典范。常言道:“百事德为本,百善孝为先。”阮元在训子教化中也有不少倡德行孝的故事。阮元十分推崇“孝悌”思想,并将《曾子十篇注释》“时时自随”,以实际行动“克己行孝”,身体力行。当阮公在仕途上获得成就时,不忘父亲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自己每逢生日即作“竹林茶隐”,父亲的生日则邀亲朋以诗庆寿。特别是父亲逝世后,为怀念父母写下的《诰封光禄大夫户部左侍郎显考湘圃府君显妣一品夫人林夫人行状》的近8000字祭文,其情切切,其语哀哀,催人泪下。事父至孝,庐墓雷塘三年。阮元对于自己的老师如孙梅、乔椿龄等也是十分尊敬,成人后对他们关爱有加。

第五,因材施教育人才。自古以来,读书人把入仕看作是第一追求。但阮元清楚当时的教育弊端,他注重从经史百家入手,培养具备经世之才的干练官员。阮公对子弟,一改士绅、官宦人家的常规做法,认为可以不学八股不入仕,但不可无所用心、不学无术,成饵名钓禄之徒。以阮福为例,道光四年(1824年)阮元就阮福“习制举业不工”所训语,针对其知识结构,命其寄读于广州学海堂。学海堂是阮公创立杭州诂经精舍后,创办的又一座开设经史诸子学、古诗文词赋、天文、历法、算学等专修课的学校。为培养阮福的思辩能力,尽快提高他的经史诸学水平,阮公经常与阮福论学,一步步引导其成长成才。

阮公“励儿读书立其志;《章程》规约寄予情;自小清明做人廉;以身示“孝”树典范;因材施教育人才”的故事,是阮公家风的真实缩影,是阮公精神的鲜明写照,更是阮公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厚遗产,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和发扬广大。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