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23 09:46:59
12月26日,云南省总工会召开机关干部大会,传达学习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就全省工会系统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做出安排部署。下面是高考知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6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全文,欢迎参考~
2016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全文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云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我们经受各种考验的五年。在*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启实施“十三五”规划,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得到增强。我们坚持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千方百计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00亿元,年均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650亿元,年均增长22.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1O亿元,年均增长10.2%。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交通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我们坚持执政为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预计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480元,年均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25元,年均增长11.8%;至,农村贫困人口累计脱贫543万人。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就业保持总体稳定。鲁甸、景谷等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成效。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扎实推进。
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我们坚持以改革激活力、以开放促发展。一手抓改革方案出台,一手抓改革举措落地,各项改革全面推进,行政管理、投融资、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效应逐步显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动。积极开展对内对外交流合作,辐射中心建设扎实推进,滇中新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等建设步伐加快,成功举办4届南博会,对外开放影响力不断扩大。
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得到提升。全面依法治省深入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发展。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加强,民族、宗教、藏区、港澳台和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工青妇等群团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民族团结进步更加巩固。我们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兴边富民”“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工作深入实施,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平安云南,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我们坚持*文化发展道路,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日益深入人心,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杨善洲、高德荣、召存信等一批先进典型发挥良好引领作用,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取得新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森林云南建设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有序推进。以滇池、洱海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得到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取得重要成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州(市)、县(市、区)、乡(镇)党委换届顺利完成,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我们深刻汲取发生在云南的严重腐败案件教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力净化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严肃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过去五年,我们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奋力战胜鲁甸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有效应对昆明“301”等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挑战,坚决消除白恩培、仇和等一批严重腐败案件带来的恶劣影响,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同志的*坚强领导和关怀指引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也是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区市、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五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使全省各族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的制度优势、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奋斗优势,更加坚定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激发了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的信心和决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城镇化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还有薄弱环节;一些干部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突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一些干部思想观念、开拓创新能力与新的发展形势不适应,担当务实精神、干事创业激情与肩负的使命责任不相称;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纪律规矩意识淡薄,违纪违法问题屡禁不止,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白恩培、仇和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严重损害、给云南改革发展造成严重损害、给云南干部队伍建设和政治生态造成严重损害。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1月,*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我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重要讲话,科学指明了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深刻阐述了事关云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的发展路径和工作重点,是指导云南改革开放和*的行动纲领,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增添了力量源泉,在云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上下思想认识更加统一,目标任务更加明确,推动跨越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沿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的豪迈激情和昂扬斗志。
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和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关键枢纽。*指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为我们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增强了巨大发展动力。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展现出广阔发展空间和强大发展势能。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为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我省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挑战依然严峻复杂。今后五年,对云南至关重要,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对云南发展新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深刻认清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历史方位,牢牢铭记使命担当,紧扣“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更加自觉地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科学谋划云南新发展,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陈豪代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届委员会作报告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顺利实现。到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1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增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000美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符合云南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人民民主更加健全。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更加巩固。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高原湖泊水质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全面推进互联互通,各类开放平台和开发开放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内对外开放的制度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努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持续加强,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加强党内监督,形成良好党内政治生态,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
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的*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同志的*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的*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凝聚党心、凝聚民心、凝聚力量,为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还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将云南的区位、资源、开放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进步;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经济社会发展、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努力把*的战略部署、*的殷殷嘱托、全省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变为美好现实!
三、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结构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是云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使经济总量不断做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一)实现现代农业新发展。农业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立足多样性资源,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培育打造高品质的“绿色”“云系”“滇牌”农产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和业态。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二)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产业是强省之基、兴滇之本、富民之源。要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结合,有力有序有效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加快烟草、冶金、能源、建材、石油和化工、建筑业等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强化技术攻关,培育骨干企业和不断开发新产品,着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数字创意、航空等产业培育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培育重点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旅游文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推进“云上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发展,促进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园区优化布局,创新发展模式,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地规划建设管理园区,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实施质量强省战略。
(三)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破解云南发展瓶颈的现实需要。要坚定不移打好“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大会战,提速建设高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加快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完善航空运输体系,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实现不同运输方式协调高效,发挥综合优势,提升交通物流的整体效率,加快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围绕区域协调发展、与周边国家地区互联互通和新型城镇化、城市群建设,抓住国家重大政策机遇,谋划推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建设政务、旅游、农业、林业、教育、医疗等大数据中心,夯实“互联网+”基础。加大沿边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滇中引水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外送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宽带网建设。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新提升。城镇化是提升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要遵循城镇发展规律,推进以人的城镇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云南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加强“五个统筹”,尊重自然,传承历史文脉,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内涵、地域特征和民族风貌,更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镇。按照“做强滇中、搞活沿边、联动廊带”布局,推进昆明市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加快滇中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推动边境沿线和省际边界重要城镇建设,加强省内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做大做强大城市,做精做优中小城市,做特做靓小城镇,扎实提高城镇化水平。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旅游度假、专业服务、民族文化、生态园林、创新创业特色城镇。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加强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节约集约城镇建设用地,严格保护坝区耕地。
(五)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壮大市场主体、健全市场体系、激发市场活力,防控金融风险,加快形成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的体制机制。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以更大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大力引进外资外企、民资民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振兴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效能,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形成多元化、市场化、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运营机制。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深化农业农村、财税金融、产权保护、民生保障、电力、水利、土地、矿产资源等重点领域改革。
(六)打造科技创新新动能。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发展。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深入推进“科技入滇”,加强与国内外科技创新企业、园区和知名高校的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和交流协作水平,增强创新动力、创新能力。促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立协同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打通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通道,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政策,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施“云岭英才计划”,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改革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最大限度用好现有人才,加快培养急需人才,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七)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加快对外开放。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抓住国家战略实施契机,加快以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和人文交流为重点的辐射中心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着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滇中新区、瑞丽、勐腊(磨憨)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建设,发挥中国南亚博览会暨昆交会、国际旅交会等平台作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发展外向型产业,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深化研究和完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用好用活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完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大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力度,把云南建设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之地、辐射之地。积极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加强与周边国家政府、民间、企业交流,努力寻求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加强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农业、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多做睦邻安邻富邻的好事实事,形成云南全面开放新格局。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没有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必须深入学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坚定的政治担当和钉钉子精神,全力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任务,确保决战决胜、如期脱贫,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
(一)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把精准要求全面贯彻到脱贫攻坚的各环节、各领域和全过程。要瞄准建档立卡特别是深度贫困人口,始终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因地因乡制宜、因村因户施策。持续加大扶贫投入,加强资源资金整合,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生态补偿、社会保障“五个一批”工程,加快实施住房、教育、健康、金融、基础设施等专项扶贫行动,加快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使贫困户如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贫困乡村和贫困县如期脱贫出列。统筹谋划近期、中期和长期举措,做到既要按时完成脱贫又要巩固脱贫成效。
(二)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内生动力来保障。必须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扶贫必扶志,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坚定致富信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扶贫先扶智,努力使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更加良好的基础教育,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聚焦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突出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扶贫工作重中之重,推动贫困地区开发开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壮大特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完善大扶贫工作格局。脱贫攻坚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要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州(市)、县(市、区)、乡(镇)抓落实”工作机制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机制,严格年度脱贫攻坚报告、考核管理和督查审计制度,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凝聚各方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深入开展“挂包帮”定点扶贫,强化责任,创新方式,务求实效。落实沪滇、粤滇、部省和央企扶贫协作,拓展协作领域、丰富协作内容、提升协作水平,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广泛动员驻滇部队、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扶贫,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扶贫行动。引导市场主体资源、金融资源和人才资源向脱贫一线集结,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建立完善扶贫荣誉制度,大力弘扬扶贫济困精神,扎实开展“践行友善、扶贫济困”宣传活动,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发展*政治文明
民主与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基本目标和内容。必须毫不动摇走*政治发展道路,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政治制度,扩大各族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力量。
(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完善各级党委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和方式,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地方发展事务。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二)健全完善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丰富协商民主形式,深化协商民主内涵,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开展人大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三)全面推进法治云南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云南。增强地方立法特色,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基层、边境、民族地区的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整体素质,打造过硬政法队伍。加快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注重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崇德向善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事关人心向背、力量对比。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支持他们更好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完善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机制,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视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鼓励支持他们更好地为云南发展服务。做好港澳、对台和侨务工作,进一步增进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交流合作,为促进我省各项事业发展、祖国和平统一凝聚广泛力量。
(五)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工作。云南是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责任重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重视总结传承、探索创新云南民族工作经验,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深入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加强爱国宗教力量建设,不断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切实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侵害,维护和巩固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六、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云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顺应全省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充分发挥云南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文化条件。
(一)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灵魂。要坚持把培育和践行*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各个方面,推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云南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级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步伐,积极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深入开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促跨越奔小康”系列宣传,为云南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网络空间治理,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
(三)促进民族文化大繁荣。文化软实力是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做大文化事业、做强文化产业、做优文化产品、做活文化市场、做亮文化品牌,不断提升云南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加大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舍,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文化与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融合发展,推进旅游文化产业特色化、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建设,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创新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扩大云南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重视社会建设,补齐民生短板,事关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办好各族群众满意的教育。教育既是现实民生问题,也承载着云南的未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提质惠民工程。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着力提高民族地区和山区、贫困地区、边境一线教育发展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发展学前教育,加强高中教育,创新职业教育,重视继续教育,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扩大教育开放合作,提高云南教育整体水平,决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二)加强健康云南建设。健康是人民实现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民族昌盛、云南振兴的重要标志。要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健康云南建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解决好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健康养老业。坚持中西医并重,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和产业发展。加强重大疾病、地方病防控。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推进区域性的高水平国际医院建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做好关爱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三)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就业、收入和社保直接关系各族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加快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力实施“云岭全民创业”计划,落实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城乡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加大职工权益维护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遵循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险功能,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四)建设平安云南。社会平安和谐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全息息相关。要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重大不稳定隐患排查化解、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重视治理地质灾害隐患。加强食品药品、环境、生产、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完善安全威胁的预测预警预防、情报信息工作网络,严防严打暴恐犯罪,做好反邪教工作,全力维护网络政治安全。坚决打赢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加强边境建设管理,健全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控联管体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开展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斗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边疆稳固。
(五)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和谐团结、亲如一家,是云南各民族在党领导下形成的优良传统。要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坚持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守望相助。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扎实推进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示范创建等工程,优先解决民族地区发展瓶颈制约,保持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动藏区实现跨越发展、长治久安。加快民族工作法治化步伐,巩固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
八、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把七彩云南建设成为祖国南疆的美丽花园。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云南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任务,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区。要树牢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强化空间“一张图”管控,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三屏两带一区多点”生态安全格局。扎实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矿区及周边生态治理等重点工程,完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保护地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提升森林、湿地、草原、农田、水域等生态系统功能。坚持重拳治理、有效治污,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长江、珠江等六大水系和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防控和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建立跨省、跨境资源环境保护协作机制,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努力维护区域环境安全和边境生态安全。
(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推动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抓好绿色经济试验示范,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发展节能绿色环保、清洁能源产业,推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低碳发展。发展壮大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把节约资源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深入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推进水、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管控地下水开采,全面限制小水电开发。
(三)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改善,是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最直接的要求。要充分利用云南独特的山水环境,注重因地制宜、依山傍水、依山就势,使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留住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自然美景。开展全民绿化、全面绿化,推进城乡绿化,营造绿色山川。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和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完善“林水山城”生态系统。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挖掘云南山水文化、民族生态文化等生态底蕴,保护名城、名镇、名村(寨)、历史街区和建筑,留得下记忆、记得住乡愁。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强农村坝区整治,提升城乡“颜值”和品质,让人民群众在宜居的环境中增强幸福感。
(四)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要坚决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继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体系建设,深化环保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保督察巡视,严格环保执法,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明新风尚。
九、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杜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实现富民强省、稳边固边目标,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和十八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任务,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把严的要求贯彻到我省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一)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首要任务。要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深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聚魂,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坚守理想信念,经受实践磨砺,做到以信仰、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聚焦现实问题,学会用系列讲话始终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始终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
(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抓好严明纪律这个关键,发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个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作用,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同志的*权威,做到思想上衷心拥护、政治上坚定维护、组织上坚决服从、行动上始终看齐;做到*提倡的坚决响应、*决定的坚决执行、*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使各项纪律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完善党委(党组)工作规则和党委常委会(党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切实履行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职责。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畅通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继承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作用。
(三)突出关键少数,加强党内监督。从严治党,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强化党内监督。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使其成为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行为的硬约束。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突出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拧紧监督螺栓,扎牢制度篱笆,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权力为人民服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带头树标杆、作表率,全面落实党内监督主体责任,积极开展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强化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构建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形成强大的内外监督合力。深入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党组织要多了解党员、干部日常情况,多注意干部群众反映,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格执纪,动辄则咎。
(四)端正用人导向,激励干事创业。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态的治本之策。要精准科学选人,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按照党章规定的好干部条件、新时期好干部五条标准、“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生产总值、唯年龄”取人等偏向,调整用人价值取向,把干事创业、勇于改革、敢于担当、作风扎实的干部提拔使用起来,让那些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作为。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加强选人用人监督问责,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正职,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加强干部挂职锻炼和交流工作。开展干部专题培训,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专业素养、领导能力和水平。
(五)创新基层党建,巩固执政基础。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围绕强化政治功能、突出服务功能,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尤其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机关、学校、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组织工作“两个覆盖”,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深入推进藏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切实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需要。严格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坚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培养锻炼、选拔干部。实施“互联网+党建”行动计划,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深化“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积极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发展,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六)坚持反腐倡廉,深化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当好人民公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制度,加强刚性约束,向顽瘴痼疾开刀,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坚决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实现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学习实践,大力整治“庸懒散”等不良风气,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迸发激情、勇于担当、团结奋斗,自觉为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苦干实干。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正风肃纪不停步,惩腐肃贪不放松,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让腐败分子没有任何藏身之地。加强党风廉洁建设,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严肃查处各级领导机关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讲修养、讲道稳、讲诚信、讲廉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抵制潜规则,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拒腐蚀、永不沾。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征程已经开启,伟大的事业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们寄予厚望,全省人民对我们充满期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的*周围,不忘初心,奋勇前进,为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族人民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
2023-08-13 03:45:29山东大学在福建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参考)
2024-06-08 08:59:56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在福建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参考)
2024-06-08 08:56:34陕西高考610至620分左右理科可以上什么大学
2024-06-08 08:53:10湖南上东北师范大学多少分 分数线及排名
2024-06-08 08:49:38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对比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2024-06-08 08:46:04保定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2024-06-08 08:42:14达州燃气阶梯收费标准燃气多少钱一立方
2023-08-21 22:57:56广安燃气阶梯收费标准燃气多少钱一立方
2023-08-25 11:34:06宜宾燃气阶梯收费标准燃气多少钱一立方
2023-08-19 17:07:32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全文【精神解读】
2023-08-16 13:32:31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全文
2023-08-16 08:48:32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全文
2023-08-24 07: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