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石家庄中考 > 正文

石家庄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系数点评)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8 02:45:51 

2017年石家庄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系数点评)中考怎么考?
 (一)从近三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看命题趋势一、总体情况1、试题结构:
  总体框架:相对稳定,略有调整。
  试题类型:依据《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继承中创新。
  2、考点分布:
  (1)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解读、理解和把握。
  如2012年试卷所涉及的考点:《马关条约》内容、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的创办、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全民族抗战、《申报》、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三角贸易、新经济政策、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马歇尔计划、新中国外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华盛顿和马克思贡献等考点,无一例外都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主干知识。
  (2)考点均衡分布,兼顾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非选择题4个题目分别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个学习板块。
  2012年历史试题在仅有的16个题目中,涉及到中国、世界近现代史4个板块的19个学习主题,76个考点。覆盖面广,考点密集,考查各板块的重点知识较为均衡。
  2、命题趋势
  中考试题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不偏向、不依赖某一版本的教材。
  试题紧紧围绕课标要求的知识进行考查,选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但命题“不拘泥于教材”、“选取原始史料”、“创设新情景”。
  如2012年历史试卷共12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都选取教材之外的史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
  采用历史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并注重社会文明史、发展史的考查。
  12.下列史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
  文明史观:从文明演进角度理解阐释历史,分析文明的演进与交融。
  物质文明
  34(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4分)
  “全球史观”就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1931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1/3,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50%,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以上。1/3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多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经济陷于崩溃。
  (l)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6分)
  (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
  “全球史观”
二、命题趋势
  考查课标规定的主题。
  13.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严复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D.领导五四运动
  同类归纳,提炼主题。
  15、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了经济特区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D.提出了建立*试题通过情景材料,让学生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21.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通过一个农民日记的真实镜头,感受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顺应民心之举。这些情景材料让平面的历史变得立体鲜活,让干枯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让遥远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图一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二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1)图一、图二反映的史实是毛泽东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哪一领域做出的不懈努力?(2分)
  (2)该领域在当时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世界各有何重大影响?(4分)
  选用了两幅历史老照片,主要考查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深入挖掘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为实现民主政治,17~19世纪,英、美、法等国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的斗争。经过反复、曲折的较量,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17~19世纪,推动英、美、法等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共同因素有哪些?(6分)
  时间主要内容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竭尽表示将“尽扫帝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1月15日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于袁世凯。
  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2月13日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言赞成共和。
  3月3日中华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4月1日孙中山正式宣告辞去临时大总统职。
  (2)以上大事记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斗争。其斗争形式有哪些?(4分)
  考查重视运用逻辑方法对历史史实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并得出结论的能力2012年31题(2)“当今德国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
  首先要求学生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搜集有效信息,基于第一问的分析与解答,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当今德国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进行分析、归纳,并作出自己的推理判断。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
  重点考查运用逻辑方法对历史史实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和推理能力,从整理资料、运用资料、构建论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命题趋势
  近年来材料题考查的力度越来越大。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更是“无题不材料,无材料不命题”.试题所取的材料极为丰富和新颖,材料的来源多样、形式多样。有文件文告、研究著述、表格数据、报刊杂志、人民日报社论、农民日记、漫画图片、大事记等
  问题设置材料化、情境化,问题基于情景材料,问题来源于情景材料,进一步加大了情景材料在解答问题中的作用。
  (5)强化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通过丰富多样的史料呈现,通过新颖的情境设置,考查历史学习方法,考查史料研读、有效信息提取、思维加工、形成个性化认识的过程。
  如:18.“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A.实施的背景B.实施的内容C.实施的过程D.实施的结果题干提供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出现的结果。让学生判断这段材料论述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弄清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过程、结果、影响等.
  2010年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以俄共为主的左翼政治派别仍然把列宁视为自己的领袖和精神象征。他们认为,列宁领导建立的*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是列宁把俄国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列宁倡导人民政权,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些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俄罗斯右翼政治派别则对列宁、布尔什维克和苏联*制度持极端仇视态度。
  材料二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少数右翼学者认为,苏联历史中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源于列宁,苏联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错了。
  材料三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时代的福利。
  (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俄罗斯哪三个群体对列宁的评价?3(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作出评价的相同背景。(2)
  (3)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道路的开拓者。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4分)
  11.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试题通过情景材料,反映出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屈辱和约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折射出当时宏观的历史背景,认识到国富才能民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6)注重情感价值观的考查11.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瑷珲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用激昂的文字让我们感触到台湾同胞反割台的炽热爱国之心,即便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读之,仍让我们心潮澎湃。
 二、命题趋势
  第一层次是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内的综合。
  13.右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D.中国工农红军听长征
 二、命题趋势
  第二层次是中外近代现代史的综合32题(3)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道路的开拓者。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4分)
  33题(2)请结合所学的中外现代史相关知识,概述党和政府在1979年提出对台方针的背景。(8分)
二、命题趋势
  试题关注当今国际、国内社会热点,将学科主干知识与当前的社会时政热点、焦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时代信息和现实感,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做到了历史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引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发现、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2012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40周年。
  《申报》140年欧债危机等2011巴黎公社14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十二五规划祖国统一问题等等。
  通过大视角着眼,小切口入手,热点问题隐性考查等方式,引导关注现实热点问题。
  2010年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12分)
  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6分)(2)如今,幻想已成现实。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4分)(3)请据当今中国、世界发展的趋势,用一句话预测百年后中国的整体状况。(2分)
  9.主观题答案简洁扼要,具有学科特色中考答案简洁扼要,概括性强,表达准确。
  如2010年32(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俄罗斯哪三个群体对列宁的评价?(3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作出评价的相同背景(1)政治派别(或政党)、学者、普通百姓。
  (2)苏联解体;俄罗斯现状(或俄罗斯经济不景气)。
  34.17~19世纪,推动英、美、法等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确立的共同因素有哪些?(6分)
  (1)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③思想解放的影响。④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⑤人民群众的作用。⑥法律的保障。⑦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等。
 近三年试题难度统计表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6分)
  ①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入侵。(美国的入侵;西方列强的入侵;答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后需要原料和市场;西方列强以日本为侵略目标不得分)
  ②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大危机;1929?1933年经济危机)
  ③二战日本战败。(二战日本受打击、破坏;答二战的影响不得分)
  问题再现:
  直接原因①日本闭关锁国,幕府的腐朽统治;
  ②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③日本为摆脱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掠夺别国利益
  (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
  ①资产阶级统治扩大。(壮大了资本主义力量;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②华盛顿体系逐渐瓦解,轴心国集团形成。(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轴心国集团形成)
  ③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出现;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只答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不得分)
  问题再现:
  ①日本明治维新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②经济危机后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加速二战爆发;威胁世界和平带来灾难;
  ③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在阅卷过程中有一半多的学生没能找出题中的求答项是对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影响,答成了对日本或是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例5:日本第三次危机出现的原因:
  问题再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学生没有审清题目的中心项是日本,就如2010年第31题问毛泽东、蒋介石共同领导了什么战争?学生答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是一样的。缺乏答题技巧,正面表述原因。
  基本概念不清楚
  201229(1)图一、图二反映的史实是毛泽东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哪一领域做出的不懈努力?
  正确答案:外交
  错误答案:政治、经济交流等。
  (大约错误率为10?)
  语言表述不规范、不准确
  (2)该领域在当时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世界各有何重大影响?(4分)
  中国:
  正确答案: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分)
  错误答案:①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或国际环境);②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有利环境;③为中国改革开放赢得有利环境;
  ④使中国登上国际舞台。(大约错误率30?40?)
  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欠缺
  (2)该领域在当时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世界各有何重大影响?(4分)
  世界:
  正确答案: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等。(2分)
  错误答案:①使得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或经济繁荣)
  ③促进了中美建交;(大约错误率为20?)
  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影响后面回答。
  提取信息,归纳概括能力欠缺。
  正确答案:发表通电(或宣言);进行谈判(和谈、议和);制定纲领;立法等(每点两分,共4分。分别打出两个方面的任意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
  31.(1)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2分)最终给德国造成了什么恶果?(2分)
  第(1)问难度系数达到0.47.
  错误答案:集中为法西斯集团和德国战败30%多的考生将材料中的时间(二战后)与问题中的时间(19世纪后期)混淆了。一是暴露了考生审题能力的普遍不足问题二是时空概念差。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树立时空观念。
  ①基础知识薄弱,主干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②审题不善思考,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较差。
  ③表述能力欠佳,归纳概况能力需要加强。
  ④解题技巧欠缺,灵活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这也反映出老师教学中的一些问题①日常教学用语不规范;
  ②平时批改试卷过于宽松;没有起到警示的效果;
  ③重传授知识,不注重能力培养和历史观的渗透;
  (三)中考历史备考策略
  一、备考依据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依赖、不倾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
  以教材为依托,结合不同版本特点补充完善。不能过多的外延,深入挖掘考试说明内容标准之间的联系。
  2.认真研读《文科综合历史学科说明》
  一是找出增减的内容二是明确识记、理解、运用能力的不同要求,三是关注题型示例部分。
  幻灯片403、研究三年中考试题
  河北省近三年历史中考试卷考点分析与统计
  比较中国史世界史近代现代合计近代现代合计20102082810213120111422361112232012191231161223
  2010年中考题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分值比重较大,2011年中国现代史比重陡然增大,世界近代史分值总体平稳。2012年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分值骤增。
  (三)、中考历史备考对策
  1.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

落实三维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
  深入挖掘课标内涵,挖掘课标之间的联系要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和方法。
  课标对教学的要求1.知识与能力(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2.过程与方法(如何教???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学生得到了什么?)
  第9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课程标准1.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2.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影响建议:
  1.本课在主题和世界史中的历史地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一次在欧洲大国内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新纪元,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2.挖掘目与目之间的关系及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议会与国王的矛盾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