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赤峰中考 > 正文

赤峰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系数点评)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22 14:06:31 

2017年赤峰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系数点评)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8分)
1.近年来我区各盟市陆续建立了许多生态农庄,为广大市民假日游玩提供了新的去处,赏花、观景、摘草莓等极大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增加草莓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就地焚烧农庄中的秸秆可以增加田地肥效
 C.花和草莓的香味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观光电瓶车充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污染解答;
B、根据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解答;
C、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
D、根据能量的转化解答.
解答:解:A、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污染,不能为了增加产量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错误;
B、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C、花和草莓的香味不同,说明不同的分子的性质不同,正确;
D、电瓶车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结合实际进行.
 
2.(2分)(2016•赤峰)下列转化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
 A.由混合物转变为纯净物B.由铁矿石变为铁
 C.由固态物质变为气态物质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分离考虑;B、根据炼铁的原理考虑;C、根据物质的三态变化考虑;D、根据物质的形状改变考虑.
解答:解:A、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可以通过磁铁吸引得到纯净物,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由铁矿石变为铁是通过还原剂将铁元素从铁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由块状物质变为粉末状物,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炼铁的原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3.(2分)(2016•赤峰)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CB.HC.ND.O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从生物体中的元素去分析.
解答:解:生物体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是:氧元素、

碳元素、氢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氧元素;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生物体中的元素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4.(2分)(2016•赤峰)甲烷(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
 A.单质B.氧化物C.盐D.有机化合物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盐是指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
解答:解:A、氧气属于单质,故A错;
B、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故B错;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没有盐,故C正确;
D、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错.
故选C.
点评: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5.(2分)(2016•赤峰)下面是某同学的化学用语复习笔记,需要改正的是(  )
 A.CO2中含有氧分子
 B.铁离子的符号为Fe3+
 C.5He表示5个氦原子
 D.O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的符号为Fe3+,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He表示5个氦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O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2分)(2016•赤峰)下表是某饼干包装展袋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商品名称香酥饼干
配料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鲜鸡蛋、奶油、食盐、膨松剂、食用香精
规格400g
储存方法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A.饼干的配料中只有白砂糖属于糖类
 B.鲜鸡蛋、奶油中富含脂肪
 C.饼干配料中不含无机盐
 D.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均衡营养与健康..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从饼干配料中小麦粉、白砂糖都属于糖类去分析解答;
B、从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奶油中含有主要营养元素是油脂去分析解答;
C、从配料中的食盐属于无机盐去分析解答;
D、从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饼干中没有水果蔬菜,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A、饼干配料中小麦粉、白砂糖都属于糖类,故A错误;
B、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奶油中含有主要营养元素是油脂故B错误;
C、配料中的食盐属于无机盐,故C错误;
D、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饼干中没有水果蔬菜,所以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习惯.
 
7.(2分)(2016•赤峰)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  )

 A.浓氨水B.浓盐酸C.浓硫酸D.浓食盐水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色,浓氨水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氨气易溶于水显碱性.
解答:解: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
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
C、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观察不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
D、食盐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浓氨水、浓盐酸都有挥发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8.(2分)(2016•赤峰)下列由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用于保存食品B.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C.明矾:用于净水D.苛性钠:用于改良土壤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
B、根据金刚石的硬度很大进行分析;
C、根据明矾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以用作净水剂进行分析;
D、根据改良显酸性的土壤时即要考虑物质的性质,又要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判断.
解答: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故A正确;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用来裁玻璃,故B正确;
C、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3+.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从而使杂质沉降水变澄清.所以明矾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故C正确;
D、苛性钠显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但是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并且价格很高,所以现实生活中一般不用氢氧化钠改良显酸性的土壤,而用熟石灰,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9.(2分)(2016•赤峰)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B.
闻气体气味C.
甲烷验纯D.
稀释浓硫酸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应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B、闻气味时,要轻轻煽动瓶口,使气流飘进鼻孔;
C、根据甲烷验纯的方法分析;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
解答:解:A、量取3.5mL的液体应选用10mL的量筒,用50mL的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故A错误;
B、闻气味时,要轻轻煽动瓶口,使气流飘进鼻孔,防止中毒,故B错误;
C、甲烷是可燃性气体,检验纯度时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然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而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础,也是实验安全的保障,同学们应准确掌握.
 
10.(2分)(2016•赤峰)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Ag+Cl?NO3?B.Na+OH?CO32?
 C.Ba2+H+SO42?D.NH4+OH?Cl?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OH?、NH4+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1.(2分)(2016•赤峰)下列是化学与能源、资源、材料和环境相关内容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严重不足
 B.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循环利用是减少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
 C.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D.有计划合理地开采金属矿产资源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金属资源的保护;白色污染与防治;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已有的能源的知识以及物质的性质去鉴别物质,据此解答.
解答:解:A、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成成本太高且贮存不方便,错误;
B、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循环利用是减少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正确;
B、羊毛的主要成分能使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
B、有计划合理地开采金属矿产资源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以及常见的物质鉴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2分)(2016•赤峰)下表是某同学知识的归纳,其中能表示甲组含有乙丙丁的是(  )
甲乙丙丁
A常用的碱熟石灰纯碱烧碱
B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C化学性质可燃性酸性挥发性
D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合成塑料合成橡胶

A.AB.BC.CD.D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A、根据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属于盐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分析判断;
C、根据性质是否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分析;
D、根据材料的类别分析.
解答:解:A、烧碱、氢氧化钠都属于碱,但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故A说法错误;
B、石油、煤、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故B说法正确;
C、可燃性、酸性都属于化学性质,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不属于化合性质,则C说法错误;
D、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学生应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能根据要求的分类依据对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13.(2分)(2016•赤峰)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Fe(Cu)??在空气中燃烧B.Na2CO3(NaCl)??滴入稀硫酸
 C.CO2(CO)??将混合气点燃D.CaO(CaCO3)??高温煅烧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铜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2分)(2016•赤峰)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编号ABC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A.AB.BC.C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碱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溶解性进行回答;
B、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解答;
C、根据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空气直接接触以及除去铁锈可用盐酸清洗方法进行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使瓶内的气压变小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氯化钠不溶于汽油,而溶于水.故实验呈现的不同现象能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故方法正确;
B、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与温度有关,通过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白磷对比说明与氧气有关,故方法正确;
C、对于实验C,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①试管中即提供了空气,也提供了水,②试管内铁钉不生锈,试管内只提供水,由此得出: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接触;故方法错误;
C、二氧化碳和与水、氢氧化钠都反应,通过实验对比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说明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故方法正确;
故选项为:C.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燃烧的条件、铁生锈的条件、二氧化碳的性质、物质的溶解性,并进行知识的大胆迁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题.
 
二、填空与简答(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15.(7分)(2016•赤峰)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根据如图1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上述示意图图1中,共包含 四 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 不同.
②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S2? (填离子符号)
③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 7 ,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得到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④若D为离子,则B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
(2)图2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①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回答;
②根据原子结构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对于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③根据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回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分析回答.
解答:解:(1)①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上述示意图图1中,共有4种质子数,共包含四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②在E中,核内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属于阴离子,是硫离子,符号为:S2?.
③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由于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m=17?2?8=7,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④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若D为离子,应为氯离子,化合价为?1价,B为钠离子,化合价为+1价,则B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2)图2表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故答为:(1)①四质子数;②S2?;③7,NaCl;(2).
点评:本题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会根据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判断元素的种类,元素的性质等.
 
16.(7分)(2016•赤峰)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b两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
(2)图2实验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 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空气污染物;实验结束后,用pH试纸测量集气瓶中的液体,其pH 小于 7(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图3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0 g;此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 =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②将t2℃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B .
A.蒸发溶剂   B.降低温度   C.加溶质丙    D.升高温度
③当等质量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B.溶液质量:甲=乙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D.溶剂质量:甲>乙.

考点:电解水实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1)分析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a内气体为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b内气体为氢气,两气体体积比为1:2;
(2)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以及产物与水反应后的酸碱性来分析.
(3)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及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1)由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可知,试管b收集的是电源的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试管a收集的是电源的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它们体积比是2:1,故填:1:2;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会造成空气的污染,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pH小于7,故填:属于;小于;
(3)①由图象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此温度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填:20;=;
②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可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以及升温的方法将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故填:B;
③A.将t2℃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都形成的是饱和溶液,甲、乙都是饱和溶液,正确;
B.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甲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大,溶液质量甲小于乙,错误;
C.将t2℃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都形成的是饱和溶液,且在t1℃时溶解度相同,故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错误;
D.所含溶剂质量与t2℃所含溶剂的质量一样,t2℃时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所含的溶质质量大于乙,故甲所含的溶剂质量小于乙,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4分)(2016赤峰)铝铁铜银是常见的金属.
(1)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比铁稳定,原因是 C .
A.铝的密度比铁小   B.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C.在空气中铝的表面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用Fe、Ag和 CuSO4 溶液可以一次性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写出用稀盐酸和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因此抗腐蚀性能很好进行解答;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的意义设计实验;
(3)根据盐酸和氧化铁反应产生氯化铁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解:(1)铝比铁活泼,但是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故答案为:C;
(2)可以将铁放入硫酸铜等铜的盐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再将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无变化,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故答案为:CuSO4;
(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应用.
 
三、实验与探究(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18分)
18.(10分)(2016•赤峰)赤峰市中考化学实验考察有:Ⅰ配制60g5%的氯化钠溶液Ⅱ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Ⅲ中和反应Ⅳ过滤10mL粗食盐水等六个考签,由学生抽签确定一个考题进行考察.
(1)甲同学抽签后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①上述仪器中D的名称为 烧杯 ,F的名称为 酒精灯 .
②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 Ⅱ (填字母编号).
③制取一瓶该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有 ABCE (填字母编号).
④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在实验室还可以制取的其他常见气体,请你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该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
(2)乙同学抽到的考签是Ⅰ,他的实验操作如图2所示,请回答:
①图示操作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这一错误操作是 C (填写字母编号)
②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ECADB (填写字母编号)
③按照正确的操作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了几滴,这会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不变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丙同学抽到的考签是Ⅳ,他在进行实验时,发觉得到的滤液浑浊,于是他将得到的滤液进行了第二次过滤,结果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你帮助丙同学分析一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写出一点即可)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②根据仪器的名称和药品分析选择;
③根据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选择发生装置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及相应的仪器;
④根据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装置,可以制取氧气进行分析;
(2)①根据天平称量物质应该是左物右码进行分析;
②根据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正确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③根据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了几滴,不会影响溶液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3)根据过滤的正确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D是烧杯,F是酒精灯;
②根据给定的药品稀盐酸和大理石及仪器,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故选:Ⅱ;
③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需要的仪器有:AB;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需要的仪器有:CE;
④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的装置,因此可以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满足分解反应一变多的条件,属于分解反应;
(2)①天平称量物质应该是左物右码,错误操作是C;
②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正确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所以操作正确的顺序是ECADB;
③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了几滴,不会影响溶液质量分数,所以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在过滤过程中,如果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都可能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时也使得滤液浑浊,所以浑浊的原因有:①滤纸破损,②仪器不干净,③漏斗内液面超出滤纸边缘.
故答案为::(1)①烧杯,酒精灯;
②Ⅱ;
③ABCE;
④2H2O22H2O+O2↑,分解反应;
(2)①C;
②ECADB;
③不变;
(3)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及有关溶液的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
 
19.(8分)(2016•赤峰)育才中学的某研究小组在探究维生素C水溶液的酸碱性时,不慎误把维C泡腾片(保健品.主要成分如图所示)当做维生素C片放入了水中,结果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引起了该小组同学的探究性趣.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青说: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CO、H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小丽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
小亮说:不可能含有H2和CO,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有毒 ,最后研究小组的同学共同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二氧化碳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2)由实验② 不能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能够危害人体健康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根据纯净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N2;
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CO、H2易燃易爆,且CO有毒;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够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由实验②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如果该气体中含有氧气,但是氧气的浓度较小时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时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有毒;
【得出结论】(1)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2)不能;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点评:本题通过标签信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维C泡腾片进行探究,其中涉及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性质及检验,难度不大,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四、计算题(6分)
20.(6分)(2016赤峰)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1.01.52.02.53.03.5
剩余固体质量/g5.14.54.24.084.084.08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78:71:96 (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92 g.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由此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氯酸钾的质量,进而求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答:解:(1)在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9:35.5:(16×3)=78:71:96;故填:78:71:96;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6.0g?4.08g=1.92g;故填:1.92;
(3)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96
x1.92g
=
解得:x=4.9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6.0g?4.9g=1.1g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1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