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阳泉中考 > 正文

阳泉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系数点评)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3 05:56:19 

2017年阳泉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系数点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分)(2016•山西)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香水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变质D.铁钉生锈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香水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6山西)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米饭馒头B.红烧鲤鱼C.凉拌黄瓜D.红薯粉条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米饭、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红烧鲤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C、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红薯粉条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2分)(2016•山西)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B.植物油C.食盐D.食用纯碱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解:A、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用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分)(2016•山西)小李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B.该净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ww该净水器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该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

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简易净水器中各物质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正确;
B、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
C、该净水器中的物质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错误;
D、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蒸馏水,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易净水器的净化作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其中各物质的用途进行.
 
5.(2分)(2016•山西)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D.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用途..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空气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则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用途、空气的组成成分、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空气的污染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2分)(2016•山西)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生铁和钢;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
B、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用途更为广泛,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常见盐的用途、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生铁和钢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分)(2016•山西)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B.C.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2分)(2016•山西)探究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不可行的是(  )
 A.Mg、Cu、FeS04溶液B.Mg、Fe、Cu、稀硫酸
 C.Fe、Cu、MgS04溶液D.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答:解:A、镁与Fe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铁,说明了活动性镁>铁;铜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铁>铜;故该方案合理.
B、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镁>氢;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但镁与稀硫酸的反应比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剧烈,则可得镁>铁;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氢>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铁>铜;故该方案合理.
C、铁、铜与Mg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镁>铁,镁>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D、铁与Mg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镁>铁;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铁>铜;故该方案合理.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2016•山西)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
 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H+
 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OH?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B、根据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H+,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OH?,故选项解释正确.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酸和碱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分)(2016•山西)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B稀释浓硫酸将水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搅拌
C区分氧化钙与碳酸钙取样品,加入适量水
D除去K2S04溶液中的K0H加入适量稀盐酸

A.AB.BC.C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熄灭,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碳酸钙难溶于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K0H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11.(6分)(2016•山西)(1)用化学用语填空:
氮元素 N ;氧分子 O2 ;钠离子 Na+ ;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S2 .
(2)闻名全国的“汾酒”是山西特产,其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0H,C2H5OH除表示乙醇外,还表示的意义有:① 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等 ;②C2H5OH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2)①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②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氧分子可表示为:O2.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钠离子可表示为:Na+.
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S2.
(2)①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0H,C2H5OH除表示乙醇外,还表示的意义有1个乙醇分子,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等(合理即可);
②C2H5OH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3:2.
故答案为:(1)N;O2;Na+;S2;(2)①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等;②3: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6分)(2016•山西)某初中化学社团??“拉瓦锡实验室”的活动丰富多彩.下面是他们以“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两次活动记录:
活动1:在观看了“西气东输”与“石油分馏”等视频后.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认识到:
① 煤 、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CO2+2H2O .
②现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风能、 太阳能 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③人们将化石燃料通过化学工艺可以制造和合成价值更高的药物、化学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其中,塑料属于 合成 材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活动2:同学们展示了各自收集到的关于“化学物质与健康”的相关资料及一些常见食品,如: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并针对“化学制品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而认识到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如缺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钙元素会引起 骨质疏松 ;还认识到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这样的社团活动,大家形成了“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共识.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①根据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进行分析;
根据甲烷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②根据太阳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进行分析;
③根据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进行分析;
根据钙元素在人体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所以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甲烷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②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③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通过分析钙元素在人体所起的作用,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故答案为:①煤,;
CH4+2O2CO2+2H2O;
②太阳能;
③合成;
骨质疏松.
点评:不同主要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难度不大,需要认真记忆.
 
13.(5分)(2016•山西)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加入溶质 .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C (选序号).
A.甲>乙B.甲<乙C.无法确定.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据图可以看出,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故填:蒸发结晶;
(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使用加入溶质的方法.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增大,故填:加入溶质,增大;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由于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故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故填:C.
点评:明确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与溶解度的关系,才能结合题意正确解答.
 
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14.(6分)(2016•山西)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 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原子 ,可能发生改变的分子的 数目 .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化合反应(合理即可)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特点结合分子的结构变化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可以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变化过程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反应的过程分析;
(4)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微观或宏观的信息.
解答:解:(1)图②表示一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单质,是电解水的过程,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2)图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而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如图②的分子数目增加、图③的分子数目不变;故答案为:原子;数目;
(4)图③还可以看出该变化是两种分子变成一种分子,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考查了粒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变化实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
 
15.(6分)(2016•山西)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导致?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
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灭火等 ;
(2)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 ;
(3)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
(4)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2H++Fe=Fe2++H2↑(合理即可)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则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碱溶液反应,因此C可以是氢氧化钠等碱溶液;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还能够和酸,某些盐溶液反应,因此B可以是酸,如硫酸;B能够转化为D,则D可能是盐溶液,A能够和B?酸、D?盐反应,因此A可以是常见的金属铁,则D可以是硫酸铜,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解: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则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碱溶液反应,因此C可以是氢氧化钠等碱溶液;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还能够和酸,某些盐溶液反应,因此B可以是酸,如硫酸;B能够转化为D,则D可能是盐溶液,A能够和B?酸、D?盐反应,因此A可以是常见的金属铁,则D可以是硫酸铜,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E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于灭火等;故填:灭火等;
(2)C是碱溶液,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
(3)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因此是B和C反应,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4)A和B的反应是金属和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金属原子反应产生氢分子和金属离子,如铁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实质是:2H++Fe=Fe2++H2↑;故答案为:2H++Fe=Fe2++H2↑(合理即可).
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本题的开放度较大,不必拘泥于面面俱到,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16.(6分)(2016•山西)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之一是 2KMnO4K2MnO4+MnO2+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对应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则证明已满 ;
(2)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D (填序号).理由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选用E装置,则E中应装入的药品是 浓硫酸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可以选取加热分解高锰酸钾也可以使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所以发生装置A、B都可用于制取氧气;而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取向上排空气或排水法进行收集;
(2)根据气体的性质来选择收集方法.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可以用来干燥气体解答.
解答:解:(1)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可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可以用来制取氧气,此时就选择装置A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常温下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也常用于制取氧气,此时应选择B装置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常温下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则证明已满;
(2)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取向上排空气收集,浓硫酸具有吸水,可以用来干燥气体;
答案:
(1)2KMnO4K2MnO4+MnO2+O2↑.A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则证明已满
(2)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浓硫酸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初中阶段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有两种:固固受热型和固液不受热型,选择装置时要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收集装置的选择也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性质判断
 
17.(8分)(2016•山西)学习完“酸、喊、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
李壮: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组长)不同的现象.大家椐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如 氯化钙 溶液和 氢氧化钙 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
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现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但组长李壮对这个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 Na2CO3+CaCl2=CaCO3↓+2NaCl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后,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 = 7(填“>”、“<”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讨论交流】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根据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实验探究】(2)①根据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②根据氢氧化钙属于碱,溶液显碱性,pH值大于7进行分析;
【反思评价】根据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的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讨论交流】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所以选择碳酸钠溶液的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还可以选择的两种溶液是氯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探究】(2)①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氢氧化钙属于碱,溶液显碱性,pH值大于7,所以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7,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故答案为:【讨论交流】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氯化钙,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2)①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
【反思评价】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
 
五、计算题(共7分)
18.(7分)(2015•山西)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所示盐酸的质量 20 g.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 最低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人 烧杯 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将(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人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称量器-托盘天平;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作答,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溶液的配制方法分析作答;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对相关的计算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1)①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量取这种浓盐酸的质量是=20g;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人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
x75g×7.3%
=
x=7.5g;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7.5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但解答时要细心计算.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