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江苏高校 > 正文

南京体育学院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有哪些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4-07-11 13:47:04 

在填报专业时,大多学生对所报专业并不了解,有些可能是父母做主选择了目前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于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便萌发了转专业的想法,以下小编整理了大学转专业等相关内容参考。

南京体育学院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有哪些

一、南京体育学院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

转专业必须在学生入学取得正式学籍并在校学习满一年后,方可按相关要求办理。不得在录取后、取得正式学籍前为学生调整专业。

学校对转专业的年级和学生人数实行宏观控制,原则上允许课程考核平均成绩排名列所在专业前20%的二年级学生转专业(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申请),每学年转出的学生数一般不得超过该年级专业总人数的10%。

新生入学后未满一学期,因患某种疾病或确有特殊困难,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仍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学校按规定考核、审核批准,并报省教育厅备案,且须由省教育厅在教育部学籍学历管理平台上审核确认通过。

凡提出转专业申请的学生,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优良,身体条件符合拟转专业要求。

(二)在拟转专业方向上有一定的特长和志向。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请转专业:

(一)受到过警告(含警告)以上处分者。

(二)有一门(含一门)以上课程考试不及格者。第八条转专业每学年办理一次。

办理程序如下:

(一)上报计划。每学年的春季学期第8周前,各学院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教学资源条件,制定本学院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包括接收专业、名额、条件、要求、具体考试或考核的内容、办法和安排等),学院领导签字后报送教务科。经教务处审核后向学生公布。另外,各学院需负责学生转专业的咨询工作。

(二)学生申请。学生要慎重对待转专业。经认真思考,确需转专业的学生,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第9-10周提出转专业申请。学生在教务处网页下载《转专业申请表》,填写后交所在学院教务员,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学生成绩表现等)。各学院教务员接收并汇总拟转专业学生提交的书面申请,经所在学院负责人审批同意后,通知学生交给拟转入学院教务员。

(三)学院考核。拟接收转专业学生的学院应当组织对拟转入本学院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安排在每学年春季学期第11周,考核形式可以是笔试、面试等,并将考核安排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负责检查各学院转专业的考核工作。学院根据考核结果和接收人数计划进行择优录取。接受学院教务员将拟转入学生的名单和转专业申请材料送教务处审批。

(四)学校审批。每学年春季学期第12周,教务处对各学院提交的转专业学生名单、考核结果等材料进行核查后,报分管校领导审批。

(五)学校公示。教务处公布审批的各学院转专业学生名单。

公示期结束后,被获准转专业的学生在教务科领取转专业材料批复件,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到转入专业所在学院报到

在办理转专业手续过程中,学生必须继续在原专业学习,遵守学习纪律,不得无故缺课,否则以旷课论处。被获准转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原所在专业的期末考试,其学籍、档案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转入接收学院管理。

转专业学生学费按转入专业、年级学费标准收取。

转专业的学生需按转入专业的教学计划学习,按转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核毕业资格。原已获得的学分符合转入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经转入学院和教务处确认后,予以承认,分别计入转入专业的必修或专业选修课学分,其他课程学分列入任选课学分。凡已办完转专业手续的学生不得再次申请转专业。

被获准转专业的学生必须于新学年第一周内到教务科按重修要求办理所缺课程的插班上课手续

二、南京体育学院特色专业名单

序号学校名称国家特色专业入选批次
1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第三批
2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第四批
3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第六批

三、南京体育学院简介 

南京体育学院始建于1956年,由南京体育学校、江苏师范学院体育专修科和江苏省体育干部培训班合并而成,是江苏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体育高等学府和重要的省级竞技体育训练基地,是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教育厅共管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校训为“严、和、朴、实”。

学校设有江苏省运动戒毒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行为干预研究中心、江苏省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校园足球研究中心、江苏省体育赛事研究中心、中国近代武术研究中心、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省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科技攻关服务,得到上级部门嘉奖;近年来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南京大学等多个单位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化学等领域进行了合作研究,取得可喜成果。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丹麦、日本、泰国和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科研院所、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

学校办学60多年来,坚持“学训融合、育人夺标、创新求进、服务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不动摇,取得了丰硕办学成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体育总局、江苏省委省政府以及国际奥委会和巴赫主席的充分肯定,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嘉奖。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