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网

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热点时事 > 正文

2020年9月10日是第几个世界急救日

高考知识网 时间:2023-08-15 15:23:02 

9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急救日.

【由来】


现在所知的急救技巧在历史上早已存在,尤其是在战争领域,外伤治疗和照料伤者尤为重要。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陶器显示,那时战伤包扎术就已出现。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圣经》中关于乐善好施者的故事)中,也提到了缠绕和包扎伤口。其他的例子也在历史中出现,大多数与战场有关,如11世纪医院骑士团为朝圣者和骑士提供照料。

18世纪末,溺亡引起人们的重视。1767年,挽救生命组织在阿姆斯特丹成立,抢救那些在水中发生意外的人。1773年,医师威廉?霍伊斯发明人工呼吸法,用于抢救那些看起来已经溺亡的人。这促成了1774年挽救溺水者协会的成立以及后来皇家人道协会的创办。该协会对推进急救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通常认为,拿破仑的外科医生让?多米尼克?拉雷爵士发明了急救队,急救队通常包括医疗助理,以在战场提供急救为首要任务。

1859年,亨利?杜南目睹了索尔费里诺战役。震惊于战争的可怕后果,受伤战士的痛苦以及几乎完全没有急救和基本护理的现实。他彻底放弃了原先旅行的目的并数天来完全投入到帮助救治和护理伤者的工作中。他的工作促成了以“为在战场的受伤战士提供援助”为宗旨的红十字的建立。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急救援助团体。

1870年,普鲁士军队外科医生弗里德里克?范?埃斯马尔克建立了一套正规化军事急救系统,并第一次将其称为“急救”(erstehilfe)。该系统包括训练士兵在普法战争中使用先前学过的包扎和夹板技术照料受伤战友,并使用他发明的埃斯马尔克绷带。这种绷带是普鲁士战斗员的标准绷带,并附有图片说明常规使用方法。

1872年,英格兰圣约翰救护机构改变其对临终关怀的重视,转而开始建立一个实用医疗救助系统。这次改革以为英国第一个急救服务的建立提供资金开始,并随之于1875年创造了自己的轮式运输工具(圣约翰急救车)并于1877年建立了圣约翰急救协会(现在圣约翰救护机构的前身),用以“训练人们照料伤病者”。同样在英国,主治外科医生皮特?谢泼德看到了埃斯马尔克新式急救教学方法的优点,为英国军队发明了一种同样的急救系统,并成为第一个使用“伤者急救方法”的英国人,通过一系列课程传播急救知识。1878年,谢泼德和弗朗西斯上校利用圣约翰新的慈善关注点,建立了教授公民急救技巧的理念。通过诸如圣约翰的一些组织,急救训练逐渐在英国扩散开来。

现场急救

第一目击者(first-Responder):

急救现场强烈呼唤“第一目击者”,那么什么是“第一目击者”呢?就是经过短期培训,掌握相当医疗常识,甚至获得相关培训证明者。

急救现场主张第一目击者实施救治。美国约二亿人口,有7千万人接受过正规的急救培训,比例约为4:1,美国的急救电话为911,美国的公共场所配置除颤器。挪威把心肺复苏纳入了中学课本。在德国,不会止血包扎不发驾驶执照……

急救面对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人类近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扶摇直上,急救早已不单单是简单的止血包扎等外伤的处理了,而是着重对民众普及以心肺复苏为基本内容,并辅以创伤救护的知识技能的培训。

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医学急救界正式向社会提出了开展“第一目击者”的普及培训教学,以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在现场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危在片刻的伤病人。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心脏病急症及其他危重急症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现场急救争分夺秒,在医务人员赶到之前,“第一目击者”肩负着尤为重要的责任。

现场急救目的与原则:

1、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

2、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

3、减轻病痛,减少意外损害,降低伤残率。

1、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救治方法。

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

3、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4、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怎样拨打急救电话(120)?

呼救电话应简单明了,语言必须精炼、准确,讲清重要的,无关的话不要说,以免耽误宝贵的时间。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2、病人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大出血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过去病史及与本次发病有关的因素。

3、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电话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址,最好选择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4、意外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等造成有成批伤病员时,要说明伤害性质,如中毒、车祸、溺水、触电等,同时要说明受伤人数、候车地点、呼救人的姓名身份.

心绞痛病人的抢救要点

症状:

脑血管意外(脑中风)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症状:突然发病,可有头晕、头痛、呕吐、失语、流涎、口角歪斜和半身瘫痪,重者可有昏迷、二便失禁。

自救措施:就地侧卧、不搬动、如需搬动应平稳抬放;

去掉义齿,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冰袋或冷毛巾置于病人前额,以利降低颅内压,注意保暖;

监测瞳孔、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指标,有条件的最好吸氧;

紧急呼叫120。

预防老人猝死

猝死是指事先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出乎意料之外的突然死亡。一些猝死的实际病例,多发生在下例一些情况:

剧烈运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在跑步,游泳等运动过程中发生猝死的事例。

晕厥跌倒:有的人于夜间起床小便时,跌倒于床边而亡。这是由于夜间睡眠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加之尿夜排出后腹腔压力突然下降,由下腔静脉回到心脏的血夜速度减慢,使心脏和脑血液减少,发生缺血而晕倒。

暴怒生气:高血压、血管瘤等病人,切忌暴怒生气,否则容易发生意外。这是由于受到强烈刺激,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急剧加快,血管发生痉挛和压力变化,使原有血管瘤和高血压的血管破裂所致。

疲劳过度: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冠心病并有心肌梗死病史的老人,在连续紧张活动,得不到休息的情况下,使心肌更加严重、持久地缺血、缺氧,从而促进猝死。

饱食沐浴:食后沐浴非常危险。这是由于饭后,体内血液有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胃、肠消化吸收食物之需,加之入浴后,全身小血管扩张,使心脏和脑部组织发生缺血和供氧不足所致。

便秘用力:老人进食和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极易发生便秘,在屏气用力排便的时候容易发生猝死。这是由于在屏气用力时,使胸、腹腔压力突然升高,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冠状动脉发生痉孪和心肌严重缺血所致。

情绪压抑:患有气管炎、肺炎的老年病人,呼吸道痰液较多,肺功能减弱,无力咳出,使痰液堵塞气道发生窒息。也有因急性胰腺疾病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发生猝死。

针对上述情况,为防止或减少猝死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由于猝死多数是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故应积极防治已患有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据有关资料表明,因冠心病导致猝死的约有50%。

(2)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诱发猝死的因素。应注意身心修养,很好地安排生活,善于自我排除烦恼和制怒。

(3)因病服药,应按医生规定,避免引起毒性反应。夜晚失眠时,服镇静安眠药物,切勿过量。

(4)参加各项活动,应量力而行,切不要勉强。在跑步等运动中突然出现胸痛、心慌、头晕、呼吸困难时,宜立即停止运动。

(5)学点卫生急救知识,及时发现和抢救得法是至关重要的。

(6)老人日常活动场所,客房、卧室等家具物品应有适当安排和布置,注意防止有绊倒或滑倒的情况。

气管异物

病人出现窒息痛苦表情,可有声音嘶哑、呛咳,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常用手拽自己的颈部,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紫、严重可出现神志不清、突然呼吸心跳停止。

现场急救:

神志清醒者可采取自救互救办法:

用力咳嗽,力争将异物咳出。

自我手拳冲击法:头低位,一手握拳,拇指顶在上腹部(脐上方),另一手将握住拳的手向后、向上猛烈挤压3-5次,也可用椅背、桌边挤压上腹部,然后放松。

他人手拳冲击法:他人可站在病人背后,双臂围绕其腰部,用上述办法急救。

儿童气管异物可采取头低足高,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双肩胛骨内拍击。

神志不清者的急救方法:

腹部手拳冲击法:病人仰卧,双腿并拢,救治者跨跪在病人双腿外侧,双手掌重叠放在病人脐上方,向前向下快速冲击腹部,反复进行观察,口内如有异物,迅速取出。

互救的同时急呼120。

一氧化碳(CO)中毒(有害气体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原因:

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无色无味CO,门窗紧闭;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过量CO;

使用燃料热水器方法不当;

长时间使用空调、空气不流通;

火灾后,现场产生有毒气体;

长时间用燃料加热,使用涮、烤、烧食品。

症状:

1、轻度:头晕、头痛、乏力、周身不适、恶心、呕吐;

2、中度:除上述症状外,面部潮红,口唇呈樱桃红、烦躁、脉快、多汗;

3、重度:昏迷、抽搐、呼吸心跳停止。

现场急救:

打开门窗或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

解开衣扣,使呼吸道通畅,有条件吸氧、注意保暖;

昏迷病人头偏一侧,出现抽搐针刺人中合谷穴;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呼叫120。

把病人送到高压氧舱,以促进碳氧血红蛋白离解和一氧化碳排出体外。

相关文章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